直到回宮,趙煦腦子裡,還全部都是孔方兄的身影。
三五百萬貫呢!
“父皇辛辛苦苦,攢了十九年的封樁庫……也就六千多萬,不到七千萬貫!”
趙煦回憶著,他和向太后,在宮中見到的那些封樁庫。
熙寧三十二庫,元豐二十庫。
那些裝滿了絲絹、銅錢、黃金、白銀、香料的封樁庫。
真正的現金,硬通貨,估計也就一半。
剩下的都是實物,是絲絹、香料、象牙……
除了象牙等少數東西,剩下的其實都會腐朽、變質,然後貶值。
像是去年,封樁庫就變賣了一批儲存時間太久的絲絹綿物。
每匹不過三百文。
而正常的市場價,絹布一匹一貫三百文,紗布一匹一貫六百文以上。
所以,封樁庫裡的絲絹綿綢綾羅,是得定期出清的。
這也是趙煦這些日子以來,一貫的操作。
無論是利用追繳市易務欠款的機會,還是宋遼貿易。
都是在想方設法的出清,封樁庫裡的這些商品。
而現在文彥博一家,就至少能拿出三百萬貫的銅錢、金銀。
什麼叫富可敵國?
這就是!
一個文彥博如此,富弼呢?韓琦呢?
這兩家又該有多少?
怕只和文彥博相差無幾。
梭哈一把,也應該可以湊到三五百萬貫。
“也是……”趙煦低聲說著:“王珪仕宦,都搞了差不多一百萬貫……”
“這些元老,又豈會連王珪都不如?”
去年,王珪暴斃後,其子孫扶棺回鄉,運金銀銅錢絲絹的船就多達十餘艘。
一百萬貫,怎麼都有的。
這就是大宋!
一個皇帝、文臣士大夫、勳貴武臣、外戚都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王朝。
一個官僚壟斷經濟型社會。
這是大宋在立國之前,就已經決定了的事情。
禍根甚至在安史之亂前就已經埋下。
所以啊……
趙煦嘆息一聲!
在他身邊一直站著的文燻娘,聽到趙煦的嘆息,忍不住問道:“大家,在憂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