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氣的說,他們就算蹲監獄,也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
像是蘇軾被編管那麼多年,過的最苦的時候,他也沒少過吃喝,甚至可以和朋友飲酒作樂。
他的苦,只是相對於在編管前的他而言。
這就是大宋。
一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封建王朝!
“娘娘,前些時候,都堂不是說吉州出缺嗎?便將這李綜調任吉州知州,命其入闕待命?”向太后想了想就對太皇太后說道。
“也好!”太皇太后點頭:“就這樣辦吧。”
“只是,梓州路的事情,怎麼辦呢?”太皇太后問道。
趙煦答道:“為今之計,只能是遣一能臣廉吏去梓州,一面調查,一面優撫百姓了。”
想了想,趙煦接著道:“若是朝廷可以的話,最好再免梓州賦稅……”
在現代的留學經歷,告訴趙煦一個真理——封建社會的小農經濟無比脆弱。
一歲受災,三歲捱餓是常有的事情。
而且,小農經濟恢復起來還格外的慢。
像是李綜在梓州路那樣的搞法,肯定是極大的浪費了民力。
所以,必須給梓州農民一個喘息的機會。
這不是趙煦改性子了。
而是他知道,這細水長流的重要性。
兩宮聽著,都皺起眉頭來。
免稅她們自然知道,可問題是錢呢?
國家歲入就那麼多,軍費就吃掉了六七成。
這還是因為去年以來,和党項議和,讓沿邊軍費從高位掉了下來,省下了七八百萬貫的緣故。
可這些省下來的錢,眨眼就被其他地方,吞的乾乾淨淨。
尤其是去年河北的洪災和遍及北方的旱災。
不僅僅吃光了軍費結餘,還連累了今年的稅收——河北、河東、河南還有永興軍,可都是優免了賦稅的。
所以,當家的兩宮,現在是有些知道,為何當初先帝要變法了。
不變法,這國家社稷的財政就維持不下去啊。
錢,錢,錢!
到處都要錢。
要不是交子,關係到北虜,兩宮都可能會接受一些朝臣的建議,多印點交子來解決眼前的財政危局了。
沒有辦法,向太后只能握著趙煦的手,道:“官家有所不知,如今戶部已經沒有多少錢了。”
戶部本來是有些錢的。
可這些錢轉眼,就已經被淮南路預定了。
那裡可是必須要花錢的地方。
淮南的災情必須被遏制!
不然,大運河的漕運一旦受到影響,汴京城的百萬軍民,就可能餓肚子。
於是,現在戶部的錢,一個子也不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