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向宗回和高公紀。
向太后就不免有些責怪起來。
“六哥,你對國親們太好了!”向太后說道:“他們已經富貴至極,六哥以後不需要再這般的照顧和偏袒他們!”
“不然外廷士大夫大臣會說太母和母后,馭家不嚴,有傷國體……”
“哦……”趙煦點點頭,認真的道:“知道了,母后,只此一次吧!”
向太后點點頭,也沒有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畢竟,六哥年紀小,天性又是這樣的純厚仁聖,看不得百姓受寒苦所困,便求著自己發了慈旨,命石得一去尋木棉種子。
但那木棉是嶺南才有大量種植的,汴京城裡很少,大都是作為觀賞植物。
石得一尋了好些天,才終於在內庫和開封府的庫藏裡,找到了幾十斤種子。
向太后一看才幾十斤,也就由著這孩子的心意了。
畢竟,幾十斤種子,能種多少畝?
且不說能不能種活,就算向宗回他們種活了,又能有多少產出?
能織一百匹吉貝布嗎?
幾百貫錢的小事,向太后又那裡會計較。
就當給六哥造了個他喜歡的玩物!
想到這裡,向太后就不免又愛憐起這個孩子來。
旁的孩子在六哥這個年紀,只想著玩耍。
難得六哥,不僅懂事聰俊孝順,對那些玩物更是看都不看。
懂事的連保慈宮的姑後也常常感嘆:“祖宗保佑,菩薩庇佑,我社稷幸得明君!”
可向太后,又那裡知道,現代國家為了培育產業,而大手筆補貼的事情?
何況,趙煦不可能吃虧。
一匹吉貝布市價起碼在二三十貫以上!
貴的時候五十貫也打不住。
三貫收原料,織造成吉貝布,轉手就是十倍利潤!
至於織機什麼的?
沈括不是很快就能入京了嗎?
能者多勞,這個活就歸他了。
向太后更不會想到的是,他的好弟弟向宗回和高公紀,前腳出了皇城,後腳這兩個傢伙急吼吼的直奔一個個勳貴之家。
拿著大內帶出來的木棉種子挨家挨戶去問。
這玩意誰見過?哪裡有?我們要!
你們別問我們要它做什麼?
只問一句,有沒有,給不給。
於是這兩個傢伙很快就各自找到了大量木棉種子。
很快,他們擁有的不是幾十斤木棉種子了。
而是幾百斤!(雖然其中大半,都在外地,需要時間調,但這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