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見著微微點頭,恭謹慎微,這才是內臣該有的樣子!
看來,皇帝選的這個服侍皇子的內臣,還是選對了。
不似雍王、嘉王家那幾個孩子身邊的內臣,天天就知道,哄著王子們開心,盡進些玩物喪志的東西。
於是,高太后對馮景叮囑道:“汝切不可因此驕縱,往後還需恭順服侍延安郡王!”
“是!”馮景戰戰兢兢的起身拜道:“臣恭奉娘娘旨意!”
馮景心裡,卻是閃過了,慶寧宮中的延安郡王的模樣。
渾身打了個冷戰。
在延安郡王面前他敢驕縱嗎?
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啊!
高太后看著馮景恭順的模樣,更加滿意,想了想後,便道:“汝且先回去,明日再來老身殿前取回皇子之書!”
“是!”馮景再拜,恭恭敬敬的退下去。
望著馮景畢恭畢敬的屈身消失在殿門之後,高太后才將老宗元叫到自己面前,吩咐道:“汝去將張士良給老身喚來!”
“是!”
高太后則再次拿起那本書來。
皇孫延安郡王,得太母賜書,恭而學之,如今又遣人來求教太母,懇請太母賜教。
“伏唯我太母聖謨光大,慈愛天下……闡發聖人之教,不吝慈聖之言!”高太后嘴裡輕輕咀嚼著,原本老邁的臉上,出現了些紅潤之色。
她雖是武將之家的女兒,但也是讀過聖人之書的。
在閨閣時,姨母慈聖光獻皇后,更曾親自教她讀過《列女傳》。
太姜者,王季之母,有臺氏之女。大王娶以為妃。生泰伯、仲雍、王季。貞順率導,靡有過失。大王謀事遷徙,必與。大姜。君子謂大姜廣於德教!
青史之上,太姜美名萬古傳!
對高太后來說,若是她可以教匯出一位明君,一代聖主。
那麼,日後青史之上,即使地位趕不上太姜、太任、太姒。
追趕一下漢代鄧太后、唐代的長孫皇后,乃至於本朝的章獻明肅皇后,應該是可以的吧?
最起碼,超過姨母慈聖光獻皇后在天下士林之中的名聲,總該是可以的。
高太后越想越開心。
她是無比要強的,也是無比好臉面的。
半個時辰後,在皇城司裡辦公的張士良,就到了高太后面前。
張士良還以為,高太后喚他來,是要督促他去搜集朝野訊息,便打算著借這個機會,在高太后面前,說一下那位剛剛回宮的大貂鐺石得一的壞話。
好將石得一再次按回宣平坊去養老。
誰料,剛剛行禮,還沒來得及開口,高太后就對他道:“張士良,汝可知,如今朝中大臣中,特別是學士院裡,哪一位大臣治《春秋》最為得體?”
張士良愣住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低著頭答道:“啟奏娘娘:以臣所知,如今朝中治《春秋》有名之大臣頗多,若論名望,若論才學,則公認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
“鄧潤甫?”高太后回憶了一下,想了起來:“熙寧七年,治鄭俠獄的就是他了吧?”
張士良低著頭,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