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好老師,得讓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出題給答案,死記硬背完事。
可公孫拓這憨貨,完全不吃迂迴引導法這一套,還得走‘曉以大義’的路數。
清了清嗓子,李長安開啟老教授講課模式,長篇大論洗腦大法,走起。
“上古時期,經歷了被屠戮的黑暗歲月,我們人族,終於在天地間有了自保之力,有了一席之地。
法雲長老在早課上也曾講過一些,你應該知道,如今我們人族的實力強盛,非別族輕易所能撼動。
但就像師父說的那樣,這份暫時的安定與實力,得來不易。是先祖輩修士拋頭顱、灑熱血,用命換來的。
所以,而今吾輩修士,該當銘記血淚教訓,自強自力。
但,絕不能,將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這個世界,並非僅有我們人族。還有許多從上古時期,經歷了萬般廝殺存留下來的大族。
龍族,就是其中之一。
你說的沒錯,曾經,包括龍族在內的那些大族,將人命視作螻蟻,隨手殺之。
可這就像我們可以隨意將山上的兔子烤來吃、湖裡的魚煮火鍋,是一個道理。
弱肉強食。誰讓上古時期的人族,是食物鏈底端生物呢。
如你所說,人族大能完全可以撒手不管,坐山觀虎鬥。等別族殘殺得差不多時,還能趁機撿漏佔點兒好處。
但,撿漏也得有個限度,也得權衡利弊,還得看自己吞不吞得下。”
公孫拓邊聽邊點頭,緊擰的眉頭微微舒開一些,沉思的模樣,也不似先前那般迷茫加憤怒了。
人就是這樣,在沒有正視自己的弱小之前,總會存在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公孫拓如此,一起上早課的同門弟子,大多也如此。
一個個都拿自己當人族翹楚,都以為一腳踏進修行者行列,就已經是人生贏家似的。
疏不知,並非個個修士都能登階成仙。師父說過,一輩子入不了階的,都大有人在。更遑論,入了階後還得修行至圓滿方可突破。
前世也不知哪位大佬最早說出那句經典名言:聖人之下皆螻蟻。
李長安隱隱覺得,這個神魔世界的生存困難指數,似乎不比前世所知的那個洪荒低。
還是,太年輕啊。
李長安心底暗忖幾句,繼續道:“此次北境三族大戰,最後只會有三種結果。
要麼,死鬼組合搞定北海龍族,霸佔羅剎海,修養一段日子後,攻打劍宗;
或者,死鬼組合與北海龍族相持不下,北方妖族趁火打劫,等三族死傷無數時,切入戰場,坐收漁翁之利;
還有一種可能,距北海最近的西海龍族,派出高手賓士援助,打退死鬼組合。
就像剛才與你說,草與兔與魚與人,看上去似乎沒有關聯,實際上大家都在一條鏈上。
牽其一,則與其直接有關、間接有關、附帶關聯的所有事物,均會被影響。
試想,若兩大劍宗置北海龍族的求援於不顧,真的能置身事外嗎?
北海龍族敗,死鬼組合霸佔羅剎海,劍宗很麻煩;
三族皆敗,妖族撿漏,接下去就得打劍宗的主意了。劍宗,依舊會有麻煩。
其實,以上兩種情況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很小。畢竟,龍族自上古存留至今,實力是不容小覷的。
另三海龍族,也不可能任由自家兄弟龍覆滅,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總還是會派出大批高手,馳援北海。
戰後,北海龍族頭一個記恨的,不會是死鬼組合,而是兩大劍宗。”
“為何?!!”公孫拓驚問:“攻打龍族的又不是我們人族,為何要記恨兩大劍宗?”
李長安看著自己這即憨直又天真的師弟,有一丟丟的無語。
首富家的大公子,給養成了個小傻子,可還行。
“龍族當然知道打他們的是死鬼組合,但他們向劍宗求救,這就是帶著某種寄望。
大家好歹是鄰居,我都開口了,你居然見死不救,還是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