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久違的分割線——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蘇州城外。巡江御史/妖異討捕臨時停駐的虎丘山上,生公講臺、千人坐、點頭石、白蓮池等古蹟遍佈的報恩東、西寺山門內,位於山頂的大須彌堂裡;響起了一聲驚呼連連:
“觀主……觀主……是觀主,您老怎生變成這副模樣!”卻是一名年輕道人,看著被浸泡在大號琉璃水箱內的半截菌人,駭然不已的跌坐在地上。他乃是神佑觀的倖存者,正巧受命離島逃過一劫。
“你確定,這就是神佑觀的主持?”受邀旁聽的蘇州團練府使陸癢生,忍不住質問道:“千真萬確!”這名年輕道人滿面驚悸而眼神渙散道:“小人正是侍奉觀主起居的,朝夕相處,怎敢有瞞。”
“……”然而,聽到這句話的蘇州刺史劉展元,臉色就越發的難看了;因為這也意味某種機率和可能性,現任神佑觀主端明子就是異變的根源所在;而神佑觀主在地方交遊廣闊,就連他也不例外。
而號稱東南富邑的蘇州,在他無為而治的平靜多年之後,出了這種主動勾結妖異的事態,更是難辭其咎。更何況,這位端明子的背景來歷也不小,乃是高宗朝延續下來的上清派茅山宗的嫡流淵源。
就在劉展元絞盡心思,想要說些什麼將自己,從這件干係中摘除出來之際。就聽端坐上首的江畋開口道:“神佑觀素來守護林屋洞天,卻在眼下發生慘絕人寰之事,實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憲使所言甚是,下官身為地方守備,同樣也有疏於失察之過。”然而,團練副使陸癢生卻毫不猶豫介面道:“回頭,下官就呈上扎子請罪,但是地方職責所繫,還請憲使給下官一個贖過機會。”
“下官慚愧……亦是難辭其咎。”劉展元見狀卻是有些氣結,卻又不得不連忙附和道;這廝說得倒是輕描淡寫,卻無形間將蘇州上下的大多數人拉下水了。要知道他的賞罰遷轉都決於揚州都督府。
“如此甚好,既然蘇州官府能夠上下一心,達成一致。”江畋才輕輕拍案站起來:“我打算到道門的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的華陽洞天一行,又不好過於驚擾江寧府,正好藉助蘇州州衙之力從行了。”
然而聽到這句話,無論是劉展元還是陸癢生,都不由臉色一變。江寧府是什麼,是本路的治所,也是兩京十六府之一。而這道門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的華陽洞天,也就是上清派茅山宗的本山啊!
大唐自開國就以道門為國教。但相對於北地流行的樓觀道、更加古老的正一道;崛起與南朝陶景弘的上清派茅山宗,能夠與之分庭抗禮;更是取代東晉葛洪創立於閣皂山的靈寶派,自有獨到之處。
第十代祖師王法主(王遠知,先侍奉過隋煬帝,又投獻高祖李淵,更支援太宗的玄武門之變,得以敕封為國師升真先生,第十一代宗師潘師正,被唐高宗和武則天稱為陸地神仙一般的修真人物。
第十二代祖師司馬承禎更被尊為,中宗、睿宗、玄宗三朝帝師;敕封為“貞一先生”。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一起,並稱為“仙宗十友”。
乃至號稱謫仙人的李白,也是走了茅山宗道士吳筠的門路,透過另一個同門女冠玉真公主,才謀到了翰林學士之職。更有甚者,唐玄宗李隆基命兒媳楊太真出家女冠,也在茅山宗門下受過上清籙。
所以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與帝室關係密切的宗派。雖然,在梁公輔政三朝期間,大力推行伐山破廟、禁絕淫祀之舉;又以鐵腕手段規正天下教門,裁汰抄沒名城大邑的寺觀無數,改為學堂興教。
但相對於飽受打擊和摧殘的佛門各宗,與帝室關係最緊密的上清派茅山宗,反而是因為大多數根基位於江南,收到的影響和波及相對最小,也保全了相當部分的宮觀;直到堯舜太后開始臨朝扶政。
然而,重新梳理和整頓天下的寺觀道場,茅山宗居然得以一枝獨秀;第十五代祖師吳法通,更是時隔數十年後,再度得以天家敕封為宣明法師/通元先生,躋身為大唐國師/帝師之列,顯赫無兩。
至今乃是第十六代宗主蔣元吉在世,同樣也是朝廷敕封的玄明大法師,正三品的金紫光祿大夫;如今正在東都侍奉帝家,顯赫異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