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讀書為上等出路,以文舉獲得進官的機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從而實現人生抱負。
但最高等得出路,卻是學醫。
只是與王離那一世界不同的是,這裡的封建王朝統治極為穩固,大姚王朝開國以來已逾千年,其歷史中雖有霍亂,卻少起義,撥亂反正也極為迅速,這十分顛覆王離的認知。
他仔細查閱,終於在書中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首先大姚的醫學水平相當之高,如中醫一般,這裡的醫學也講究望聞問切以及君臣陰陽之說,粗看與中醫一般無二,細看卻有差異。
這便要說到大的姚國教,道教。
它不僅名字與前世的本土教派出奇的一致,其他也極為相似。只不過這裡的道家設有成體系的道監,名為“清雨閣”。
據傳言,清雨閣乃是萬靈娘娘所創,當初大姚正是有了清雨閣相助,才得以滅了前朝大瓊。
清雨閣是統稱,具體分為京城的御道閣,州府的巡道臺,和諸城府中的玉露堂。
《姚典》記載:“朝弗閣治,同轄之府臺堂之不能司而顧加受焉”。
意為清雨閣不受朝廷的治理,同地方的官府不能管理轄內的巡道臺和玉露堂,只是分配俸祿,授予官爵。
這種特殊地位使得醫道成為大姚人的最高出路。
清雨閣與王離傳統認知的道教不同,這裡的教派不傳文字,不廣傳信徒。信教眾徒雖然從民間百姓中挑選,但那只是底層人事,多被派往州下一級的城鎮中,在清雨閣下屬機構的玉露堂和巡道臺中從事藥師等職位。
雖是底層人事,但於城中地位卻相當尊崇。
藥師且非常人能任,須得有資質,要能吸納“清雨玉露”,是為靈體、能修靈氣方可入閣。
經穿越一事,王離對“靈氣”、“靈體”等字眼倒無驚奇了。
作為朝廷醫學層面的中堅力量,藥師往往或是家族門閥子弟,或是清雨閣在當地百姓中挑選出來,或從州府的閣中調遣下來的。
門閥壟斷了資源和中高層的藥師位子,選拔的多是要坐堂的底層藥師,或是“行藥師”。而那些調遣下的藥師又與選作的藥師不同,他們都有妙手回春之能,雖不能說能活死人藥白骨,但大多數癥結足以藥到病除,因而被百姓敬稱為藥王,地位自是不同。
歸功於藥師,這裡沒有瘟疫等惡劣疾病的惡性蔓延傳染,人們的平均壽命較長。
農戶的糧食種植也要依靠清雨閣,作物種子的發放由州府巡道臺控制,城中玉露堂代為出售,價格經由控制,官府雖未得把手,但收取農戶一定的糧稅,以賑饑年。
但據書中所言,這些良種的畝產頗豐,尋常百姓吃得米糧畝產可穩定在十石,富饒地據說可達二十石,大姚已數十年無糧災矣!
王離對此十分困惑,國家關鍵的糧食竟然不是官府控制,他猜測,大姚皇室很可能是由清雨閣或者其背後勢力扶持的,大姚皇室在更多的程度上來說,應當是充當臺前掌櫃的角色。
至於那個畝產十石,王離不敢確定這裡的計量方式是否同前世一般。
說也奇怪,穿越異世,這裡的文化習俗竟與前世如此相似,一般的文字,一般的社會風俗,只是換了王朝和地域,實在是讓人不敢置信。
“我父親在我年幼時也是用《大姚志》教我啟蒙的。”孔成傅懷念道,“沒曾想,已經如此久遠了……”
王離撫了撫厚重的書面,用指尖劃過凹印的“大姚志”三個似隸的大字,感受著異世同樣令人驚歎的漫漫歷史,輕輕問道:“不知令尊……”
“家父乃青州藥王,官至四品巡道臺撫臺大丞!”孔成傅傲然道。
王離聽到藥王和四品官職時大吃一驚,心道原不是普通人家,竟是名門之後,只是為何淪落鄉野了呢?
“小哥,今夜你和小武睡房間吧,我和小武的娘就在廚房裡將就一夜。”收起心思,孔成傅抓起地上的制好的箭桿,對王離說道。
王離聽了連忙擺手道:“這怎麼行,傅哥你不用說了,我去睡廚房!”
他心道:“原來之前昏迷時傅哥和嫂子都是睡的廚房,真是古道熱腸。”
王離因此更加感動了,他見孔成傅仍要勸說自己,搶道:“傅哥不必說了,我在這裡不僅打擾了你和嫂子、還有小武這麼久,那時候昏迷著,我自己不知道,現如今已經無恙,怎麼好意思繼續煩傅哥呢?若傅哥真的想幫我,就聽我的吧!”
孔成傅見狀,不得不無奈道:“好吧。”
幫著孔成傅和陳孔氏收拾了一下院子,等萬籟俱寂時,王離在院中抬頭看著與前世一般無二的月亮,思緒一下子就飄回到千年萬古後,前世今生遂也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