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與願違。雖然他們利用著自己鷹眼的銳利、貓鼻的靈敏以及貓頭鷹般的奇異聽力,雖然他們暗地裡蘊藏著那金絲猴一般的機警敏捷——一躍數丈,縱橫如飛!但是,他們恭等了許久許久,直至夜色曚曚發亮,仍然沒能見到有一人從洞裡走出!別說這走出來的,就是從洞裡爬出來或是飛出來的東西,他們也是一無所見。
終於,這兄弟三人不在趴躲在地,一齊向洞口邁進。進了跟前,三人挨個將洞口細查了一遍,最終還是“一無所獲”!然而,如若客氣一點兒地評價他們三人的此次行動,他們的確還獲得了點東西。所獲非為旁物,那就是“失望”。於是,惘費心機的三人只好悻悻原道返回。
這正是:三心一意一件事,赤膽驚恐天與地。
星空暗地三人伏,豈知乃是空等敵。
書回正傳!且說此時禪房裡的耶金風等兄弟三人,他們正欲跨步走出禪房。正巧,吳天霸、歐陽青風和孫可行三人迎面而入。
“你們三位到哪去了?我們真為你們擔心!”黃世英直衝著進來的三人嚷嚷道。
這時,他們三人隨手關閉木門,只見吳天霸輕聲說道:“噓!輕聲點!別讓老方丈聽見!我們是瞞著他出去的!”
“怎麼?你們的傷全好了!?”耶金風望著他們三人,深感驚奇,道:“你們出去做什麼?”
此時,“鐵扇公子”歐陽青風一邊坐下一邊回應道:“多虧老方丈的靈丹妙藥!我的傷已經全愈!”
這時,吳天霸看了看眾人,答道:“讓我來說!我們三人尋找遺漏,可是沒能如願!”
“到哪裡?”黃世英緊接著問道。
“西北山邊的洞口處!”“鐵扇公子”坐在一旁有氣無力地回應道。
聞聽此言,“黑燕鑽天”恍然大悟,不耐煩地說道:“咳!我說到哪裡去了!原來又去檢視洞口。快別說了!準是一無所獲!我們還是趕快休息!”
說完,張雲海倒床便呼呼大睡。
見此情形,眾人不再言語,各自躺上一張禪床,慢慢合上了疲憊的雙眼。
事到如今,這日夜兼程、遠途跋涉的“蜀東六雄”終於領受到一陣輕鬆之感。自從他們離開那巴山蜀道,又來到這天各一方的嵩山少林寺,還算是首次安閒躺下了疲勞的身軀。可想而知,他們六人能得此一次舒坦的休整,是多麼的不容易!
此刻的六位兄弟,確實已經勞累過度、體乏力衰。縱是有人在他們面前敲鑼打鼓放雷炮,但只要是沒有危險襲來,我看他們六人是絕不願起來。只因他們實在是太困太乏太累,誰能吃得消?雖說他們是“鐵打”的武漢,可畢竟還是肉長的,出生、生長、得病、到老、到死亡,以及那人之本性、“七情六慾”,誰也擺脫不了。當然,此時的這六條好漢也逃脫不了體乏精疲的困擾,確實到了他們必須躺下的時候。雖然如此,可就是因為這樣,他們還是沉浸在一個甜美的夢鄉,而且偶爾還發出著渾厚沉重的酣雷聲。
然而,就在“蜀東六雄”酣然入睡之際,天光久已大亮。這嵩山西麓少林寺前院的大雄寶殿內外,已進行著另一幕景狀!而這些景狀,又好似在慢慢飄進“蜀東六雄”的夢鄉。
少林寺全體集合的警鐘,已沉重鳴響許久!
院內,那兩人之高的鐵鼎大香爐正悠悠向上冒著縷縷青煙;它的前方,還安放著一個大“日晷”,在測量著太陽的位置。在大雄寶殿門外的石階兩旁,早已站滿雙手合實的大小和尚。這兩排和尚,由外到內,一直通到大堂中間。簡直如兩列長龍,縱貫在少林寺前院。然而,這一夜之間,少林寺又何來如此眾多的和尚?“蜀東六雄”初來之時,不是隻見到老少和尚五位麼?
其實這並不奇怪,乃是人之常情,出家之人也斷不了“七情六慾”。說起這兩列寺僧,他們大多數是在今日晨初陸續從四周禪房裡躲閃出來,也有的是從旮旯裡被尋找而出。等到他們來到大雄寶殿旁邊,看到堂內並排躺著十三具少林寺僧的屍體,不覺已淚滿袈裟(紗)、羞愧難當!一是看到這壯烈而去的少林十三弟子,他們感覺無顏以對;二是面對那站立在佛案東旁、雙目微閉的老方丈,更是使他們心寒膽顫、面紅耳赤。想想他們自己昨日黃昏丟下老方丈和幾位弟子抱頭鼠竄、狼狽不堪的窩囊樣子,再想想寺院門外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的十三弟子,他們此時的愧疚、昨夜的驚慌,現在真恨不得找個地洞鑽下去、永世不再出頭露面,以至一死百了算了!但是他們還不能這麼做,他們還是離開這座寺廟;一種無形的力量和責任,促使他們昏昏然然而又痛苦地站在了大雄寶殿的內外。
此時此景,整個少林寺上上下下、內內外外靜得莊嚴肅穆、森然可畏。正可謂是“群山低首、江河嗚咽,天寒地凍、日月無光”,一切都無不是在為少林十三弟子之死表示沉痛的哀悼。
順著這兩列寺僧組成的神道,一直緩緩朝前走……一個個寺僧默然低首、雙手合實,他們彷彿注意不到你的到來。在這條神道的盡頭,十三具白紗裹屍的少林弟子,依次橫躺在寶殿中央;老方丈依然二目微閉,寂然無聲;正中的佛案之上,巨大的佛祖石像,總是目若垂簾、神色憂然,彷彿這眼前的悲哀再次觸傷他那憂傷塵俗世事的慈善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