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要一步一步走……
……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高平之戰的大勝讓柴榮的信心無限膨脹。
所以他決定要北伐晉陽,想要趁機一舉滅掉北漢。
對於皇帝的打算,很多人其實不太贊同。
晉陽是一座堅城,不是那麼好打的,更別說北漢後面還站著一個龐然大物——契丹。
但柴榮的性格頗為執拗,正如他力排眾議非要御駕親征,打定主意的事很難聽勸。
大夥兒也只能順著皇帝的意思來。
三月二十九,柴榮命天雄軍節度使、衛王符彥卿為河東行營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
又以澶州節度使郭崇為行營副部署,宣徽南院使向訓為行營兵馬都監。
侍衛副都指揮使李重進為行營都虞候,華州節度使史彥超為先鋒都指揮使。
共同率領步騎兩萬人從潞州出發,北上進討河東。
緊接著,又詔令河中節度使王彥超、保義節度使韓通,率兵自陰地關征討北漢。
同時又抽調河東周邊幾個藩鎮的兵馬參戰。
一時間,後周十餘萬大軍從各個方向開赴晉陽。
北漢主劉崇得知周軍來攻,頓時心膽俱顫,他剛經歷了一場大敗,已經很難再抵擋後周的兵鋒。
但劉崇也並不甘心坐以待斃,他一邊派人修挖城塹、加緊防禦,一邊遣使者向遼國求援。
遼穆宗耶律璟倒也爽快,傳令暫駐代州的耶律敵祿率騎兵南下馳援晉陽。
又命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撻烈領西南道兵馬數萬人援助北漢。
“嘿嘿,打晉陽城,咱們立功的機會又來了!”
馬仁瑀似乎是在高平之戰中嚐到了甜頭,他大概以為這次打晉陽沒多大難度。
只等著撿功勞呢。
但李奕卻知道,柴榮的一意孤行,造成多麼慘烈的後果。
晉陽城下又會有多少人埋骨他鄉?
可惜這事他只能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