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時間,就是摸魚了。
醫書太多了,繼續接著看。
自從治療好老許的直腸癌之後,老中醫張明德又給許多年好幾本厚厚的書本。
醫學有很多不同的專科,僅僅只是外科這一項,就包含了眾多複雜的學識。
老中醫說過,既然許多年他的記憶力那麼好,那就不要浪費了這個大腦。
多看多研究,把基礎夯實一些,往後遇到各種疑難雜症,也不至於那麼束手束腳。
如果看醫書看得膩了,腦子不夠清醒了,許多年還會選擇翻看其他雜書,換換腦子。
因為看醫書的時候,是需要思考很多的。
一個細微的小疾病,有沒有可能因此延伸出來更多的其他疾病。
而看雜書就相對好很多了,不需要思考那麼多。
下午下班之後,許多年回了九十五號四合院,然後就跟秦淮茹說了這件事。
後者很吃驚,離開一段時間?那是多長時間?
“具體的事情,你就別打聽了。”
許多年微微苦笑,道:
“我走之前,會把家裡安排好的,你放心吧。”
秦淮茹當即抱住了他,很用力,似乎想要把她自己揉進他身體裡。
“阿年哥,我不擔心我和孩子,我是擔心你啊。”
“不用擔心我,乖!”
小兩口膩歪了一會兒,在小豆包和小糰子的哭鬧聲中,不得不分開了。
接下來幾天,日子如常,很快就過去了。
十週年國慶閱兵這一天,整個京城都非常熱鬧。
設計院放了兩天假期,許多年抽空去了一趟石廟,跟張明德說了消失一段時間的事兒。
老中醫對此很平淡,只是讓他有時間之餘,不要忘記看書就好。
中醫之路,道阻且長啊。
“師傅,到時候我基礎這一關過了的話,進入下一關治病的時候,該怎麼辦呀?”
石廟的中醫傳承,可是需要入世,在世間行醫,最少十年。
當然了,那是過去的做法,畢竟古時候開辦醫館這些,需要資質不說,還很容易受到當地其他醫館的排擠打壓等等。
所以那個時候行醫才是最合適的。
現在嘛,直接去醫院就好了。
醫院每天都會有很多病人,而且還是形形色色的不同病人。
PS:兩更求支援: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