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聽錯,是2.6個多億,確切的說,應該是2.6335億元!”
楊榮錦很認真的看著陳睿說道。
人家報上來這個數字,小數點後四位都出來了,這也就由不得陳睿不信了。
陳睿這會兒真的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這還是三年前的成交記錄。”
“去年京城舉辦的嘉德古代書畫“大觀”夜場。”
“有一件,約1.4平尺的宋代朱敦儒《暌索帖》,最後以1.5億元成交。”
“這件藏品更是破了好多記錄,當時就有人算過。”
“如果按照當前黃金的價格將《暌索帖》換算成黃金,那這本書就價值6000兩黃金。”
“如果依照古代16兩制,那《暌索帖》就將值近萬兩黃金!”
“這早就超出了宋版一頁,一兩黃金的價值了……”
而楊榮錦接下來這段話,算是讓陳睿徹底陷入了沉默了。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抬頭看向了楊榮錦。
“老哥,你可看好了,我這本真的是宋代的《禮部韻略》?”
那楊榮錦又氣又惱的瞥了他一眼:“怎麼?看不起我的眼力?”
“我說他是北宋的,就是北宋的沒錯了。”
“這本書呢,最早是北宋景德四年,也就是公元1007年左右,由丘雍、戚綸所制定的。”
“但要說起《禮部韻略》其實卻並不是起源於北宋,最早是在唐開元時期出現的。”
“由當時的禮部制定的,因為是由禮部頒行,所以是書稱《禮部韻略》。”
“而此書的作用,就是:舉子詩賦所常用,蓋字書聲韻之略也。”
“說白了,就是給要科考的貢生們提供的同一標準的字典。”
“因為在唐朝的時候,全國各地就有很多方言,對同一個字的發音和定義也都略有不同。”
“所以的當時唐朝的禮部,就頒佈了這麼一本《禮部韻略》,相當於給科考的貢生們。”
“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也相當於當時的‘普通話’普及……”
“當時一共收集了九千五百九十五個常用字,全部注音,並且配上了註釋。”
“這也算是咱們龍國曆史上,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新華字典》了。”
“當時一經推出,就大受舉人們的歡迎……”
楊榮錦開始給陳睿科普起了,這《禮部韻略》的歷史。
還真別說,這短短几句,就彰顯出了他的功底。
果然不愧是世家出身,在古董知識方面的累積,真的不是陳睿這個小白能比擬的。
人家不但精通瓷器,甚至連各種古董典籍的來歷,人家也一樣是張口就來。
陳睿這會兒,心裡已經對這傢伙是心服口服了。
“但是唐朝之後,又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戰亂,長達七十多年的戰亂。”
“當年唐朝發行的《禮部韻略》造就已經毀滅殆盡了。”
“於是被動景德年間,就對這本書進行了重修。”
“不過第一版,因為沒有資料可供參考,也就收錄了九千多字。”
“而且最初的版本,也不叫《禮部韻略》,而是叫《景德韻略》……”
楊榮錦介紹起這本書的來歷,那簡直就是信手拈來。
各種資料就好像長在他腦子裡一樣,都不需要太過思索,就能講出這東西的來歷。
而這也讓陳睿見識到了老一輩‘手藝人’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