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疆,對一個探險旅遊者來說,有一處地方是充滿吸引力的。
這個被稱為“沙漠中的龐貝”的神秘古城,就是西域古國樓蘭。
1900年3月,著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帶領一支探險隊到新疆探險,他們在沙漠中艱難行進。中國維吾爾族人愛克迪在返回原路尋找丟失的鐵斧,遇到了沙漠狂風,意外地發現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這發現告訴了斯文赫定。第二年斯文赫定抵達這神秘城堡,發掘不少文物,經研究後斷定,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時古樓蘭城。
樓蘭城的再次出現,引得各國探險家爭相前往探險覓寶。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國人亨遷頓、日本人桔瑞超先後抵達這座“有高度文化的古城遺址”,掠走了一批重要文物。
樓蘭城從沙丘下被人發現了,但一個更大的謎困惑著探險家們:繁華多時的樓蘭城為什麼銷聲匿跡,綠洲變成沙漠、戈壁呢?
有人說,樓蘭的死亡,是由於人類違背自然規律導致的——
樓蘭人盲目濫砍亂伐,致使水土流失,風沙侵襲,鹽鹼日積,最後造成王國的必然消亡。
有人說,樓蘭的滅亡,是由於孔雀河與車爾臣河匯入塔里木河,經庫魯克河流入羅布泊導致的——
千年前的羅布泊是古樓蘭的生命之源,卻羅布泊的遷移,使樓蘭水源枯竭。植物死亡,導致了氣候惡劣,樓蘭人繼續留在這裡只能坐以待斃,於是他們只好棄城別走,樓蘭古城也就在歷史上消失。
還有人說,樓蘭的滅亡,是與社會人文因素緊密相連的——
中國古書記載樓蘭古國的最後存在時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這正是中國歷史上政局最為混亂的時期,北方許多民族自立為藩,相互戰爭。而樓蘭正是軍事要衝、兵家必爭之地。頻繁的戰爭、掠奪性的洗劫使樓蘭的植被和交通商貿地位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而沙漠邊緣的古國,喪失了這兩個基本要素,也不可能存在下去。於是,它就變成了今天滿目黃沙、一片蒼茫的景象。
…………
迷人的樓蘭和精絕國,是怎麼消失的?這一切,似乎都和羅布泊這個神秘又奇特的地方,脫不了干係。
無論怎麼說,有一點是肯定的,給樓蘭人最後一擊的,是瘟疫!!
這是一種可怕的急性傳染病,傳說中的說法叫“熱窩子病”,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
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樓蘭人選擇了逃亡——就跟先前的遷徙一樣,都是被迫的。
樓蘭國瓦解了,人們盲目的逆塔里木河而上,哪裡有樹有水,就往哪裡去,哪裡能活命,就往哪裡去,能活幾個就是幾個。樓蘭人慾哭無淚。他們上路的時間,正趕上前所未有的大風沙,是一派埋天葬地的大陣勢,天昏地暗,飛沙走石,聲如厲鬼,一座城池在混濁模糊中轟然而散……
住在新疆一帶的當地人,即便現在已經到了21世紀,為科技興國的時代,新一代的年輕人,依舊對羅布泊這個地方充滿了敬畏和遠離,因為一代代的老人口中流出的,關於這個存在,都很邪門,具體怎麼個邪門法,卻又很隱秘。
羅布泊自然有供遊客觀賞的路線,但是這樣的觀賞路線,相對於整個羅布泊的面積來說還是杯水車薪,而更可悲的是,凡是脫離了觀賞路線的遊客,幾乎從來沒有單獨再回來的。
輝煌的樓蘭古城也就永遠地從歷史上無聲地消逝了,雖然逃亡的樓蘭人一代接一代地做著復活樓蘭的夢,但是,夢只能是夢。而且,夢到最後,連做夢的人都等不及,消失了,樓蘭,依然是風沙的領地,死的王國。
當李綠蟻與井瓊霜措手不及的從陷落處掉下,空中的失重感猶便如在月球上漫步般,嚎叫的聲音更似賣出去的奶茶一樣,可繞地球兩點五圈。
然並卵。
“啊!!!!”
“臥槽!臥槽!!”
“砰——”
好像躍入的,是一片徹底的黑暗。
聽說男生說話加“呢”會顯得很溫柔呢。
寶貝,你閨蜜呢?
又比如,從那麼高的地方摔下來,居然還沒死呢?
所以聊天時為什麼要帶語氣詞?
是的呀、不要嘛、沒事呢、知道啦、好的呢、這樣啊……
比如——“井姑娘,你沒事吧?”
“謝謝,我沒事。”
但是你若換成,“你死了沒?”
對方便會回答你:“我還沒死,但是我可以幫你先完成你這個願望。”
由此可見,語氣詞是非常之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