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她又瞪了小五一眼:“一天天的不跟好人待著,早晚學成小混混……”
小五原本就害怕張氏,被她這樣一瞪,一下子躲到了葉薇身邊,嘴裡還怯怯的叫著:“姐……”
葉薇心裡也很不舒服!
之前在瀕死的時候張氏拒絕找郎中的事情,就讓她覺得張氏這人心腸太硬,可因為她是個女孩,按照古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倒也可以理解。
可是她沒想到張氏對待小五也是如此,小五畢竟是她的親孫子,她居然詛咒他沒出息,當小混混,可見張氏這人根本沒什麼慈愛之心,根本不值得尊重。
她雖然才穿過來不足兩天,但是已經把小五當做了自己的親弟弟,於是剛要開口反駁,不料葉老爺子卻搶先一步開了口——
“你這一天天的,咋就沒個消停的時候,涼也不行,熱也不行,你讓孩子咋答對你?!”
“張嘴就說孩子沒出息,小混混,有你這樣當奶的?!”
張氏其實說完這話也有點後悔,她和葉老爺子過了這麼多年,自然知道對方最在乎的就是子孫的前程,自然不愛聽這些話。
她也知道這一早上兩人之間的爭執已經讓葉老爺子心中不悅,所以這次倒是罕見的沒有再開口。
就這樣,張氏洗完臉,王氏和葉蕎也擺好了碗筷,直到這個時候,蔣氏和葉茵才慢騰騰的把早飯端上了桌。
農村的早飯一向很簡單,基本上都是稀飯、餅子、鹹菜之類的。
稀飯基本上都是糙米飯或者是高粱米飯,畢竟在農村,像大米這中屬於奢侈的食物,基本上隻有年夜飯的時候才會看見。
餅子基本上就是玉米麵和糙米麵兩摻的,白麵基本上看不見,也是隻有過年或者是家裡有病人的時候才會看見。
鹹菜則是自己醃的,原料就是芥菜,洗淨之後切塊,和梗一起,放在壇子裡用鹽醃上,基本上一個多月之後顏色變成深褐色,就可以撈出來用水洗淨下飯吃了。
被鹽醃過得芥菜基本上沒有了原來的苦澀味道,而是散發出另外一種鹹鮮,不管是切絲加醋拌了,還是用來炒肉絲,對於莊戶人家來說,都是相當下飯的美味。
當然,也有的人家喜歡把芥菜和梗子還有老薑,小土豆之類的洗淨之後,瀝幹水分,直接扔到醬缸裡。
這樣不但省事,還吸收了醬香味,也是飯桌上幾乎家家必備的下凡物品。
其實這些說著繁瑣,做起來卻再簡單不過了!
每天早上王氏起來之後先把鍋刷了,然後捎上一鍋開水,把米洗好之後下進去,然後開始和麵。
等下麵水開了,麵也和好了,這時候她就在鍋沿上方刷上一層油,然後用手挖出一團麵,輕輕扣在刷過油的鍋沿上。
等下麵的稀飯熟了,上麵的餅子也熟的差不多了,下麵因為沾了油有些焦脆,上麵則金黃油亮,看起來相當的美味誘人。
這個過程其實對和麵很有講究,麵和的好的話,就會直接粘在鍋沿上,當然,不熟悉的主婦可以用秸稈圍成的圍子放在下麵,預防餅子滑到鍋裡去。
在等待餅子和稀飯熟的時候,手腳快的主婦可以順手切鹹菜或者是做個湯,有些家庭條件好的,還可以給家裡出勞力的成年人或者是孩子做個炒雞蛋之類的……
其實葉家條件不算差,雖然在葉海英去世之後生活質量有所下降,但是比起一般辛辛苦苦種地,在田裡刨食兒的莊稼人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
但是無奈張氏卻不這樣想,她認為沒有必要給所有人都吃的太好,把糧食給那些隻在家裡帶著不幹活兒的人吃純屬浪費,所以盡管家裡養了十幾隻雞,每天都能收到不少雞蛋,她還是把雞蛋的數量看的很緊,使得雞蛋也成為了家裡難得一見的奢侈品。
原本,家裡有資格吃雞蛋的隻有葉老爺子和葉泓宇,如果張氏心情好,她會帶一份給四郎,小五則是在葉海英死了之後再也沒有過這種待遇的。
蔣氏昨天得罪了張氏,今天四郎自然沒有雞蛋吃的,再加上葉泓宇根本不在家,所以蔣氏在飯菜上桌之後,隻有葉老爺子麵前擺了一小碟炒雞蛋。
要說農村這些活計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講究的不過是一個熟能生巧而已。
因為做飯的時候燒的是柴禾,所以最重要的是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