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徐華盛都主動提出了,那麼自己聯絡一下布什家族也沒關係,對於這種賺錢的生意,布什家族應該也會感興趣吧。
羅伯森和山姆離開了,兩個人離開後,徐華盛深吸一口氣,隨後拿出自己的手機,打了一個電話。
“調動資金,抄底波音和IBM,同時做空微軟和蘋果公司……”
徐華盛直接交代著。
實業興國,金融謀利。
徐華盛現在不僅有實業,還能玩金融。徐華盛手上的投資公司現在可是有不少流動資金的。
哪怕不用高手炒股,僅僅靠著華盛集團的一些動向所帶來的影響,也能靠著金融賺不少錢。
比如現在,華盛集團如果和波音達成協議後,這訂單的訊息一公佈,波音股票絕對會上漲很多。至於IBM,就算華盛集團和IBM達不成協議,IBM換帥之後,僅僅靠著政府業務也能讓股票上漲不少。
至於微軟和蘋果,等沃盛品牌釋出會後,微軟和蘋果的股價絕對會跌。因為不管是微軟還是蘋果公司,他們的電腦作業系統和鴻蒙的作業系統是存在真正意義上的代差的。這種代差可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補過來的。
而且微軟只是一個軟體公司,沒有硬體公司用他們的產品,他們直接就完犢子了。現在的微軟還沒壯大起來,還沒形成壟斷,還不是那個超級巨頭,想要打殘他並不難。
至於蘋果公司,現在的蘋果公司實力還很弱,雖然上市了,但是這幾年日子過得也不好。等沃盛的電腦,華盛的電腦,或者IBM的新電腦上市後,蘋果產品的市佔率絕對會更低,股價再次下跌是肯定的。
也許微軟和蘋果就是徐華盛在網際網路產業佈局下的第一批亡魂。
這一天,徐華盛很是忙,見了波音總裁,見了羅伯森和山姆。
而這一天,忙碌的不僅僅是徐華盛。
在IBM總部,今天IBM的董事會也召開了許久許久。
前幾天,已經提交辭呈的IBM總裁埃克斯要求開最高階別董事會。
這讓所有董事都很好奇,不過最終還是同意了埃克斯的要求,召開了最高階別的董事會議。
而會議中,埃克斯直接扔出一枚重磅炸彈。
埃克斯直接把華盛集團給他的策略扔了出來。
直接來個破釜沉舟的狠招,大規模裁員縮減成本,然後和華盛集團全面合作,引進徐華盛的投資。
未來IBM的產品在華夏生產,IBM貼牌銷售,利用華夏廉價的勞動力和廉價的供應鏈,降低產品的成本,謀求更多利潤空間。
這樣一來,IBM未來支出少了,產品利潤卻更多了,那麼財報肯定會更好看,股價也會更好看啊。現在美國的上市公司,一切都是圍繞著股價來的。連波音都是如此,更別說IBM這種高科技公司了。
對於這些公司來說,員工再多,產品再好,財報不漂亮,股價上不去一切都白搭。股東和股民關心的,永遠是股價,而不是其他無關緊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