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夫人也算熟她這個性子,也沒勉強她能吐幾個字出來,自顧道:“我家無一兒半女的,你也別嫌我同老原厚了皮面。從心底裡,我倆可是拿你夫妻二人當兒子女兒的。你若有個甚麼,也是教我倆牽心的。”
原夫人的話極是熨暖,真心是盼著楚嬌娘好的。
要說原夫人今日之舉的另一原因,純是那日去龍山村見了楚嬌娘鬱郁不歡,為泉州魏軒一事累垮了心思,心中不忍,這才想見楚嬌娘,與她說說話抒解她心中結氣,是才請她過來。
楚嬌娘都能明白,嘴裡也是道了蒙得原大人同夫人的厚愛。
縱想人生在世,楚嬌娘覺得自己因有了魏軒是幸運的,因有這些人在身邊關懷陪伴。她一柔弱女子,無有多大本事,只是默默求了菩薩,希望魏軒也能因她是幸運的……
兩人說了好些話,末尾,原夫人問了問養蠶練絲事宜,說下來,原夫人對此事也來了濃厚的興致,還特地去紡織園蠶娘手裡討了幾條過來。
且此事原夫人也同原世海好生道訴商議過。由村民們養蠶練絲,再由官府徵收上來,按蜀川那帶的政策實施。
原世海雖點了頭,但也知乾州地帶不及蜀川,無論是蠶的數量還是桑田的數量,或是有名望的織女,於蜀川都只是一個皮毛,只能先小量跟隨,漸行其大。是以末尾只道了一句,不強迫,有意願者,便依此政策而行。
楚嬌娘覺著順遂民願是個好手段,可行的。
……
去了縣裡一天,在有人絮叨一些貼心話後,楚嬌娘心情不錯。回去後,屋中已經備了晚飯吃了起來,魏老頭見楚嬌娘進屋,便問了一句吃了沒?
話還沒回,孫採荷彎了一張似諷刺的嘴角,接了魏老頭的話,道:“嫂子去了縣官老爺的府上,怕是早吃過了,指不定都是山珍海味,這會兒哪瞧得上咱這幾碟小菜。”
劉氏挑著米飯喂著孫子,也不忘附和一句:“就是呢,嬌娘現而可是攀了高枝兒,不是縣老爺的夫人親自過來瞧,就是抬轎子來請,要說咱們面子上也是榮光的,可實則一瞧,與咱半點干係都沒有。”
魏老頭青了臉,也是自打孫採荷入了家中後,老頭子就見劉氏變了臉,動不動就提了陰陽怪氣的話,聽著讓人不悅!這若不是十幾年同床共枕的情義,早是拍桌子,耳巴子扇過去了。
“你要甚干係!本就與你無干!吃飯都堵不上你的嘴,長舌鬼投胎的!”
劉氏一哼,現而有孫採荷撐腰,劉氏甚不在意魏老頭的話,駁道:“你還給臉色了?她是家裡一人,我也是家裡一人,怎就無關?縣官老爺夫人有請,哪能虧待了她不成?虧待的也只有咱們這些留在家裡的!教她好意思!”
楚嬌娘木冷著臉,看著劉氏,漠漠道:“我沒吃飯。”
說著,去廚房拿了碗,看了蒸鍋裡剩的米飯,一口氣全舀了出來堆了一大碗;後亭亭大方地過來飯桌前坐下,大起筷子夾菜,扒拉米飯,狼吞虎嚥,大快朵頤。
如此一碗,如此姿態模樣,劉氏、孫採荷便連魏老頭都愣了。
劉氏沒忍住,“你這是把鍋裡的全舀了?”
楚嬌娘扒著飯應道:“嗯。”
劉氏當下便把手裡的碗筷扔了,“你還讓不讓別人吃了!”
楚嬌娘霧臉從飯碗裡抬頭,“你們不都吃了嗎?難不成這米飯不是留給我的?”
劉氏氣到心頭梗了梗,她壓根就沒去盛過飯。
孫採荷陡然找不到話說出來,恍惚覺得,這嫂子是不是腦袋進了水,還真是時精時傻!不就是說她去吃了山珍海味嗎?說錯甚個了?話說她還沒吃飽呢!
魏老頭看了看自己碗裡剩下的飯,好在自己盛的時候,多舀了一鏟子,剛好夠吃。心中大喜欣慰:還是大郎媳婦略勝一籌,道著倆婦陰陽怪氣的!
“沒關係,沒關係。”魏老頭慈眉帶笑,“你最近身子不好,多吃點,你娘和採荷不會介意的。”
楚嬌娘笑嫣嫣應了一聲。
劉氏咬了牙。
孫採荷青了臉。
【《撒嬌娘子最好命》】之 第164章:談心是不是有一種激昂的感覺在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