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吃飯時,吳氏沉沉看著李芽兒良久,一番語重心長道:“三丫,我見魏家的小娘子是不錯的……”
嘴裡說著話,吳氏心裡印著楚嬌娘這大半年在村裡的事兒。
當初甩了江峰那混小子的巴掌,讓那畜生跪下給李家道歉,吳氏可記得清楚,她也甚是感激。後頭又私下裡聽說幫著沈家那丫頭打贏了和離官司,她便知曉,魏家這小娘子看著是個軟貓子,實則是個不容易被欺負的虎兒。
從那時起,吳氏心裡就早開始盤算著,想讓三丫去跟著把性子練練,教她脾氣也練硬一些。
“你……抽個空去路上攔攔魏小娘子,讓她帶你去外頭做些活,見見世面。娘這邊同她家的婆子不對付,不好幫你出面,你莫怪娘。”吳氏繞是心疼道。
李芽兒懂事,一日一日長大後,心中也開始有了想法,知道吳氏在幫她盤算路子,甚話不駁,便點下了頭。
翌日,李芽兒就在村口的大道上,攔了從縣裡回來的楚嬌娘。
楚嬌娘霧了片晌,只聽小女孩支支吾吾說,想跟著她一起做活。當下也明瞭了。
無獨有偶,沈雲燕也在路口找了她,說了同樣的話。
自從沈雲燕獨過自己的日子後,活得比誰都賣力,比誰都爽朗明媚。她也算的上是大風大浪經歷過,後頭也是想通了,這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何至於要拘謹怕得罪誰似的?
只是總在母家,又拖帶著一個孩子,凡事都還要爹孃勞心,是以心中不願,也想找路子出去。
“嬌娘,先前勞了你那麼多次,本不想再勞你,可你也知我這般情景,總不能一輩子就這般下去吧?我也不甘這般,所以……”
楚嬌娘諒解,不肖沈雲燕說,她也知她是不易的,一個女人與夫家和離,說出去她便是個悍婦,只有自己把自己的日子過出彩一些,才能讓外頭的變個看法。於是話未多說,點了頭。
回頭又瞧了李芽兒,這也自吳氏與他們家在清明鬧過後,大半年裡他們二家就再無往來,李芽兒可不會想著主動來找她,甭想,定是吳氏說了話。
這丫頭亦是個苦命的。聽說她那兩個姐姐此前在她們親爹弟弟還在的時候,時不時的帶點手信來看看他們。但自弟弟與親爹相繼離開,也就再沒來過了,心兒擺得著實絕。
楚嬌娘雖是為難,暗自思忖嘆了好一會兒,倒也起了菩薩心,一併應了下來。
第二日,楚嬌娘便帶這二位去見了阮萍姨。反正東家那頭聽說,人越多越好。
等阮萍姨找東家拿下話,幾人便一同在東家做活。
三人結伴,早出晚歸,縣裡村裡兩頭來回。
這一來回,就是大半個月。
雖說李芽兒不愛說話,楚嬌娘與沈雲燕成了親,總歸來說年齡也相差不了多遠,頂多沈雲燕比李芽兒大個五歲,比楚嬌娘大個兩歲,倒沒什麼隔膜,反而關係結得可深了,時不時還愛鬧騰一番。
不過後頭李芽兒生了風寒,吳氏心疼她,就讓她回去了,說等段時日再說。
李芽兒到底還小,熬不住也能理解,楚嬌娘與沈雲燕都沒強求。於是後頭便是楚嬌娘同沈雲燕一道來回。
這日,楚嬌娘與沈雲燕從縣裡回來,恰逢著扶卓儀與小廝二人匆匆趕往龍山村。撞見之後,楚嬌娘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