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句話,是頑笑,但也不是頑笑,就看黛玉怎麼想。
黛玉當然沒好氣白她一眼,隨後左右看了看,周遭除了遠遠的有健婦嬤嬤跟著外,並無她人近前,就靠近子瑜小聲問道:“我自不是因為爭勞什子家業……只是你說薔哥兒也是個混帳,咱們多時候拘束過他?怎麼偏好偷摸這些身份不清不楚的……他偷摸寶丫頭時,咱們說甚麼了?”
寶釵聞言,羞的幾乎想在沙灘上尋一條地縫鑽進去,卻見尹子瑜落筆道:“原我也想不清,可那晚上瞧著他那樣折騰你,連我也覺得很不同時,就大致明白了……”
不等她寫完,黛玉就慌了神,想趕緊將紙筆奪過來。
這姐姐瘋了,啥都敢寫!
寶釵卻是得了意,伸手極快的搶在黛玉之前,取得了紙箋。
黛玉“哎呀”了聲,起身去搶,寶釵卻驚笑著逃開,沿著沙灘往前跑去。
縱是被海水浸溼了繡鞋也不在意……
黛玉在後面追著,不過跑了稍許後,她忽地低頭看了看沙灘上寶釵踩過的腳印,又看看自己腳下的,一行深,一行淺,忽地蹲了下去,肩頭顫抖著笑了起來。
寶丫頭,再叫你貪嘴吃海鮮!
……
三日後,養心殿。
尹後坐於御座上,李暄另坐一位,諸顧命軍機則於殿下分坐。
獨賈薔站於殿中……
尹後招其來,卻未先說事,而是同韓彬等微笑道:“後宮原不該干政,太上皇龍體欠安時,讓本宮暫執硃筆御批,也是太上皇口授,本宮筆錄罷。如今皇上登基,偏他過去只是憊賴皇子,未入部堂觀過政,諸事兩眼一抹黑。你們這些顧命,又怕壓不住他的貪頑性子,巴巴將本宮請出來。只是少不得,將來有人罵本宮一聲牝雞司晨。所以本宮將話說明白,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本宮出面看著皇上些,不讓他耍性子鬧脾氣是可以。但正經朝廷大事,本宮一概不理。甚麼時候你們覺著皇上是個好皇上了,最起碼性子穩重了,就早早開口,本宮也可得清閒。”
韓彬等苦笑搖頭道:“娘娘言重了……”
尹後卻不難為他們,擺手笑道:“說正事罷。今年天災還有人之禍不斷,蒼生罹難,無數百姓家破人亡。好在大燕國運長存,有諸賢臣齊心協力,助我大燕度過難關。其功,由皇上議定後頒下。不能說諸位已經位列宰輔,禮絕百僚,就有功不賞了。元輔、林相、御史大夫、李大人,皆於社稷有殊勳,為我大燕無雙國士……快起罷,你們當得起這四個字。”
叫起謝恩諸臣後,尹後話鋒一轉,又道:“但是據欽天監所算,明歲庚子年,只怕災情還會更重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咱們也別謀萬世了,且謀好明年就好。先前本宮將賈薔的話告訴了諸臣,你們覺著說的不透徹,那就將他叫來,你們當面說清楚。只一點,國事為重。”
賈薔笑呵呵道:“其實臣能說的,娘娘都說了。但說甚麼,用處不大。不讓他們親手操持一番,他們不會死心的。憑甚麼臣能辦到的,他們會辦不到?臣看不如這樣,就讓武英殿諸賢才先去辦一辦。辦成了皆大歡喜,辦不成……臣再接手就是。”
還談甚麼?
再談無非是叫他讓步,只是又怎麼可能?
尹後聞言,深深看了賈薔一眼後,微微一笑,同韓彬道:“元輔以為如何?”
韓彬緩緩道:“那就,暫且如此罷。”
這一步,武英殿著實沒臉退。
即便選擇相忍為國,也要等試一試之後。
……
PS:老媽終究還是水土不服,病倒了,心累……讓她好好休息兩天,更新可能不規律,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