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三年,咸陽,章臺宮。
夜已深。
但嬴政卻毫無睡意,立在窗前聽著滔滔渭水奔騰。
他登基為秦王已三年。
但嬴政只是個虛王。
權力都掌握在權相呂不韋手中,其權傾朝野,狼子野心。
今日,呂相在南門大肆宣揚其與門客編撰的《呂氏春秋》,效仿商君南門立木,尋一字之師。
何為一字之師?
若誰覺《呂氏春秋》有不妥,改動一字,便可得千金。
此舉在咸陽造成巨大轟動,萬人空巷。
假以時日,呂不韋與《呂氏春秋》定名傳天下,他再趁勢推行此書的治國之道。
一切,水到渠成。
呂不韋影響力與威望將空前,為其竊取國之神器做鋪墊。
秦從秦孝公嬴渠梁重用商鞅變法,方才強國。
而後數代君王皆以法治國。
但自呂不韋獨攬大權後,秦律法鬆動,一切都變得渾濁。
《呂氏春秋》治國,主張“無為而治”、“刑不上大夫”等。
秦若行此王道,定快速沒落。
這一切,十六歲的嬴政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知道,法才是秦的最佳選擇。
秦王對呂不韋本就不滿,再加上今日之事愈發不滿。
但,他沒有辦法反擊。
呂不韋兩朝為相,又是託孤重臣,掌控大權,門生遍佈朝野,其有門客三千,府兵上萬。
呂相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秦國第一宗門天呂宗長老。
天呂宗可了不得,有神魔強者坐鎮。
呂不韋是天呂宗在大秦利益的代言人。
如今的大秦王庭,已是呂相一言堂。
大秦百姓只知呂相,而不知秦王政。
太后趙姬自搬到陪都雍城後,很久沒有垂簾聽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