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改造後的新科舉一整套制度,其實已十分接近現代的升學、選拔人才制度了。
他將統一全國教材,統一全國考核標準,設立鄉學、縣學、郡學與國學四大等級學府。
鄉學最低等級學府、國學最高等級學府,鄉學生員只有考核成績合格方可升入縣學,郡學、國學亦是如此。
鄉學與縣學不分學科,郡學分進士科與墨科,生員可根據自身特長,選擇兩科中的一科進行學習。
鄉學生員稱為鄉生、縣學生員稱為縣生、郡學生員為郡生、國學則為國生。
國生畢業後,根據全國統考成績排名,進士科取三甲、進士、同進士;墨科同樣取三甲、墨士、同墨士。
……
翌日,早朝。
嬴政讓丞相宣佈招賢令、舉孝廉事宜,並告知滿朝文武,大秦三年後將全面實行科舉選才,亦或說科舉取士。
半年後,鄉學、縣學、郡學、國學將統一招收生員。
鄉學只要滿六歲的孩童(男女不限),都可入學,無須考核,且學費全免。
縣學及以上學府,則需考核過關者,方能入學。
縣生、郡生、國生的各種待遇,以及權力,都進行了詳細闡述。
滿朝文武得知這些事情後,大為震驚。
陛下此舉,乃是破天荒啊!
很多權貴,敏銳的感覺到自身地位遭到了威脅。
以往官員大都是出自王公貴族豪強,鮮有寒門子弟能為官,整個官場幾乎是王公貴族豪強的私有地。
但陛下這科舉取士制度一出,將打破成規,定會有大量寒門學子湧入官場,分割原本屬於他們的蛋糕……
這將對王公貴族豪強的固有利益,造成巨大沖擊。
許多大臣都紛紛出言,表示大秦不適合實行科舉取士制。
不過,秦王決定的事,怎會輕易更改。
最終,嬴政還是強力推行科舉取士制,並將鎮秦劍賜給司馬懿,讓其全權負責,若有抗命者,可先斬後奏。
彰顯秦王之決心!
“叮咚!宿主觸發支線任務:全國推行科舉取士制度,並順利舉辦第一屆進士、墨士科舉取士。完成任務,擁有獎勵(未知)。”
朝會剛結束,嬴政腦海中便傳來系統之音。
他聞聲嘴角微翹,沒有意外。
接下來的日子,司馬懿將分外忙碌,除了日常大量政務要處理外,還需主持編撰教材、培訓各等級學校的教習、制定第一屆國學生試題、全國大範圍內新辦學校……諸多事宜。
舉孝廉制度一經實施,秦國各郡縣便有許多人員,被舉薦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