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司馬懿滿臉肅然之色,接過羊皮冊。
“不必著急,仲達你慢慢看!”嬴政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道:“來人,給丞相賜座!”
“諾!”郎中令馬上搬來一張座榻。
司馬懿朝著秦王一拱手:“謝陛下!”
語畢,丞相坐下一頁頁翻閱羊皮冊。
嬴政則坐到王案後,繼續批閱沒有審閱的奏摺。
一個時辰後。
司馬懿放下手中羊皮冊,他已將書冊上的人物都檢視、考慮過。
秦王也將奏摺批閱完畢,問道:“仲達,如何?”
“陛下,其中有一部分貪戀權位、錢財、美色之人,可為我王室所用。盧家的盧忠生、盧客用、盧寒山,范家的範於……”司馬懿回答道。
嬴政頷首,丞相口中這些人與他挑出的一樣:“仲達,滲透入三十六豪族之事,寡人就交給你了。”
“諾!”司馬懿一拱手。
嬴政道:“需要錢財直接前往國庫向治粟內史支取。”
“諾!”司馬懿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稟告。”
“你說!”
“陛下,招賢館有一批山東士子到來,您要見一見他們嗎?”司馬懿道:“這批人中有幾位頗具賢才,特別是其中一位名‘鄭國’之人。”
“鄭國?是不是善長於水利?”嬴政好奇道。
司馬懿微微一愣:“此人確實精於水利,陛下您怎知曉?”
嬴政自然是在華夏史書上,看到過鄭國此人。
其原本是韓國派往秦國,讓秦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已達到損耗秦國力疲秦之目的。
從而,讓韓國得以儲存。
不過,最終鄭國修成的鄭國渠,卻讓關中之地成為大秦糧倉。
當然,在修建鄭國渠過程中,確實讓秦國損耗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秦國甚至因此出現兵源缺乏、財力枯竭局面。
“疲秦”計劃初見成效。
但華夏那位秦王嬴政,也終於察覺到鄭國修渠的真正目的。
於是,鄭國被囚,幸得李斯上書諫諍,方暫時保住性命。
接著,鄭國對秦王坦誠相告:“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嬴政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在技術上也需要鄭國,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
鄭國渠建成後,可灌溉渠道南面田地4萬多頃(約合28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100公斤,於是關中成沃野,再無凶年,秦得以富強,最終吞併諸侯。
……
嬴政道:“宣鄭國與那些山東士子,到章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