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知道,經河西一戰,大秦名震天下。
他這少年秦王,也算真正坐穩了王位。
東隅諸國再不敢有任何輕視之心。
他嬴政,雖年少,但也是一代雄主,已露崢嶸!
“都平身吧!”
嬴政掃視眾臣一眼:“諸位臣工說說,對於白特使提議進攻魏國玉城郡,你們有何看法?”
“陛下,臣以為進攻玉城郡不妥!”
一位大臣出列,拱手道:
“其一,魏國雖然經歷河西大敗,損失十八萬精銳,但魏國作為東隅第一強國,實力依然不容小覷,比大秦要強。
其二,秦軍攻入玉城郡,能否成功,還未可知,一旦戰事焦灼,我軍糧道綿延千里,於我秦軍十分不利。
其三,我巴蜀叛亂,還未解決。
其四,秦軍若是攻入魏地,定會給東隅諸侯國一個秦欲大肆擴張、狼子野心之印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屆時只怕,各諸侯國會組成聯軍,以此為藉口,瓜分我大秦!”
“臣,附議!”
“臣,附議!”
許多大臣也紛紛出列,向秦王表達了看法。
嬴政知道,大臣們的建議也有一些道理。
為穩妥考慮,確實是見好就收,不要再興兵事為好。
秦國畢竟兵力和國力,都有限。
但是,嬴政又不想放棄這千載難逢之機!
若能拿下玉城郡,控制玉城關,對大秦以後的戰略定大有益處!
他心中有了計較——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玉城郡、玉城關!
少年秦王看向負手而立的丞相:
“仲達,你有何高見?”
“陛下,臣以為應該同意白起建議!”司馬懿聲音一如既往的平淡而沙啞。
秦王聞聲,眸中精光一閃:“為何?”
司馬懿甩了甩大袖,拱手道:
“陛下,玉城郡孤懸於魏國西界。
玉城關是魏國進入玉城郡唯一入口,亦是趙魏韓伐秦必經之地。
此次,三晉聯軍就是透過玉城關入玉城郡,殺向我河西的。
玉城關之重要,無需多言。
秦若能掌控玉城關,從此便可據守此關,拒趙魏韓於關外,大大提高我秦國東面的安全性。
同時,若想伐三晉,亦可兵出玉城關。
若有機會,我大秦務必拿下此咽喉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