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丞相,事關國本。
更是牽扯朝廷各方利益。
且秦國,不興裙帶關係、跑官買官,在朝廷沒有能力和貢獻,就沒有權力和地位。
宰相必起於州郡、將軍必發於卒伍。
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若像嬴政這般,直接任命一位名不見經傳之人為相,定會遭受群臣反對。
但今日,眾臣出奇的皆是緘默。
前朝老臣們見嬴政,以雷霆之勢扳倒呂不韋,相信其眼光,司馬懿定有大才,否則秦王不可能用之。
而且,嬴政初顯君王威嚴,亦要收拾呂不韋倒臺後留下的爛局,更需君王以無上權威震懾之。
所以,老臣們不約而同的保持沉默,顯示對少年秦王的支援,穩定朝綱。
呂不韋一系大臣,被嬴政血腥手段震懾,更不敢出言反對。
趙士高和太史令的腦袋,還擺在那裡呢。
少年秦王將君王威嚴,演繹到極致。
嬴政道:“丞相,你宣佈寡人的最新任命。”
“諾,陛下!”
司馬懿拿起一道秦王昨夜擬好的王詔,宣讀:
“秦王詔:
原咸陽令調作他用,由蒙武擔任新咸陽令,總領關中之地。
中尉由贏騰擔任之,原中尉調作他用。
郎中令之位,由中郎周濱接替之。
太史令之位由……”
隨著司馬懿念出一個個名字,有人歡喜有人憂。
嬴政做虛王這三年來,沒有像歷史上的其他少年君王那般,放縱天性,遊獵騎射,鮮衣怒馬。
他並不清閒,秘密建立自己的爪牙,暗中詳細瞭解王庭官員資訊。
哪些值得信賴、又有能力,可委以重任。
哪些雖有才幹,但忠誠欠佳,只能做一般之用。
哪些只知溜鬚拍馬,靠裙帶關係,升任要職……
嬴政作為旁觀者,看的清楚明白,瞭如指掌。
所以,才有今日這卷任命詔書。
蒙武是忠心耿耿的功勳上將、兼太尉蒙鶩之子,頗具才幹,忠誠王室。
所以君王腳下咸陽城之最高長官,其掌之最為合適。
原咸陽令,是呂不韋一系官員,嬴政不放心讓對方繼續擔任,只能調作他用。
中尉,掌京師治安、兼管消防,是京師衛戍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