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三年,秦都咸陽。
月上中天,皎皎月華灑落給古城蒙上一層朦朧光紗,午夜淨街後的咸陽一片寧靜祥和。
深深宮闕中。
少年君王嬴政卻毫無睡意,立於窗前聽著滔滔渭水奔騰,雙拳緊握,手背青筋浮現。
他登基為秦王已有三年。
但嬴政只是個虛王。
權力都掌握在權相呂不韋手中,且尊其為仲父。
呂不韋權傾朝野,狼子野心,日漸彰顯。
今日,呂相更是在南門大肆宣揚由其與門客編撰的《呂氏春秋》一書,效仿商君南門立木,用錦帛以斗大之字書寫展示,尋一字之師。
何為一字之師?
若誰覺得此書有不妥之處,改動一字,便可得千金賞賜。
此舉在咸陽造成巨大轟動。
無論販夫走卒,還是文人墨客都蜂擁向南門圍觀,躍躍欲試,一時咸陽城萬人空巷。
假以時日,《呂氏春秋》與一字之師定然名傳天下。
屆時,呂不韋再趁大勢推行此書的治國之道。
一切,水到渠成。
此書所謂的王道與商鞅《商君書》秉持的治國理念背道而馳。
呂不韋欲透過《呂氏春秋》改秦強國之本,立其一人功德,從而霸佔贏氏江山。
秦從秦孝公嬴渠梁重用商鞅變法,方才強國。
而後數代君王皆以法治國,才使秦不被東隅諸國吞併,併成神荒東隅強國之一。
但自呂不韋擔任丞相獨攬大權後,秦國律法鬆動。
原本清明的官場變得渾濁不堪,拉幫結派、貪腐等等成常態。
這就是所謂的王道雛形,講究“無為而治”、“刑不上大夫”等。
秦若行如此王道,定將快速沒落。
這一切,年輕稚嫩的嬴政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知道,現在的秦國,法才是最佳選擇。
嬴政對呂不韋獨霸朝綱本就不滿,加上今日之事愈發不滿。
但,他沒有辦法反抗。
呂不韋兩朝為相,又是父王的託孤重臣,掌控大權,門生遍佈朝野,其有門客三千,府兵上萬。
呂相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是秦國大宗門天呂宗長老。
天呂宗可了不得,有神魔強者坐鎮。
呂不韋便是天呂宗在大秦利益的代言人。
如今的大秦王庭,已然是呂相的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