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犯落網,停在附近的警車、消防車突然間全出現了。
嫌犯租住的房間整個一炸藥庫,住在機械廠老宿舍的人全撤離,特警、武警和交警拉起警戒線,不許對面小區和周圍工地的工人靠近。
武警排爆官兵小心翼翼拔出其中一顆炸彈的雷管,韓博陪同兩位副局長走進“相對安全”的房間,看著髒兮兮的床上那一大把雷管、三顆“粗製濫造”、醜陋至極的土炸彈和一個起爆器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報告首長,包括剛拆下的這一根,現場共繳獲76根雷管。從外觀上看,應該是非法制造的,不是國家定點企業生產的。”
對老百姓而言雷管和炸藥很遙遠,許多人從未見過。
對一些需要爆破的企業來說雷管和炸藥不僅不稀罕而且用量非常大,爆破一棟舊樓,需要幾千乃至上萬雷管,炸一座山需要多少可想而知。
一些企業嫌管國家定點的爆炸物生產企業採購太貴,於是透過不法渠道採購非法制造的。有市場需求就有不法之徒鋌而走險,直接導致本應嚴控的雷管炸藥失控,流入社會,危害社會。
爆炸一顆炸彈造成三死九傷,眼前這幾十根雷管和三顆炸彈要是全爆了,南港要死多少人?
韓博心有餘悸,湯副局長臉色鐵青。
崔副局長深吸了一口氣,冷冷說:“這個案子沒完,上報省廳,上報公安部,全力追查爆炸物來源。監管不力,禍害我南港,必須追究責任,必須給我們一個說法!”
首長火了,武警中尉說話都帶著幾分小心。
他俯身拿起一個用鋼筋條製成的掛勾,指著牆角里的空調外機和煤氣罐彙報道:“嫌犯顯然嫌炸彈威力不夠大,或者擔心炸彈威力不夠大,打算利用空調冷凝器和煤氣罐增加爆炸威力乃至殺傷力。”
已經做好兩個大炸彈,第三個做好肯定要動手。
湯副局長不無慶幸的看了看第一個發現是爆炸案的韓博,面無表情問:“他們想幹什麼,想炸什麼地方?”
“正在審,估計很快會有結果。”
不管怎麼樣,總算排除掉一個大隱患,湯副局長回頭道:“小韓,讓技術民警進來拍照攝像取證,取完證趕緊把這些爆炸物轉移到安全地方,等案件辦結再銷燬。”
“是。”
相比海工集團基建工地爆炸現場,這裡的勘查取證工作太簡單不過,就像湯局所說的一樣,拍個照、攝了個像。
至於轉移炸彈,這種專業的事自然交給專業的人去幹。
一切忙完,上車等可以回家的命令。
結果命令沒等到,等到一份案情通報。
“小韓,情況基本搞清楚了,兩個窮兇極惡的小瘋子,一個嫌打工賺的錢不夠花,一個想大賺一筆回老家蓋房子娶媳婦,打算學香港電影裡的‘炸彈狂徒’,這兒安裝一個,那兒安裝一個,先引爆一個,勒索我南港市人民政府!
怎麼引爆,怎麼寄匿名信勒索,怎麼收款,模仿電影裡怎麼幹的,然後結合實際進行調整,全特麼計劃好了。為幹這一票,他們居然足足準備一年多,幸好及時發現,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幸好兩個嫌犯沒什麼文化,要是有文化懂一點電氣,他們就不是用起爆器引爆,極可能製作定時炸彈乃至遙控炸彈。
韓博暗暗心驚,追問道:“韋支隊,海工集團基建工地那顆怎麼回事?”
提起這個“老帥”就鬱悶,哭笑不得說:“純屬巧合,去年,不,應該是前年八月,他們製作好第一個顆炸彈,安裝在偷來的空調室外機內,連同外機一起放在以前租住的院子裡,用從工地拿的編織袋蓋上。結果有一天去工地幹活,室外機被一個收破爛的給偷了。
由於我們沒找到銷售二手空調的人,外機又被炸成碎片,一直沒往掛機和外機不一定是一套上面想,現在看來是拼湊的。據二人交代,他們當時嚇壞了,生怕被偷走外機的人發現,回老家躲四個多月,透過多方打聽發現沒出什麼事,膽子大了,又回到我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