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博的名字,徐鶴皺起了眉頭。
楊博其人,字惟約,號虞坡,是山西蒲州人,世人稱其為“蒲州先生”!
這人是至正三年進士,資歷肯定是比秦硯、吳興邦、徐嵩幾人都小。
但這個人官聲極好,曾經巡撫甘肅時,罕東人因為逃避吐魯番人的騷擾,很多都躲進大魏肅州境內。
因為罕東人彪悍,經常與漢民發生械鬥,後來還引發了多次騷亂。
楊博到任後,在肅州修堡築壘,並讓罕東人遷入堡內居住,既能防備吐魯番人,又避免了與本地漢人的矛盾。
後來罕東人念楊博的好,曾經多次幫助魏廷打敗從西邊襲擾的草原部落,楊博因此名聲大噪,被調入朝廷任兵部侍郎。
之後的歲月,楊博在兵部、都察院混跡多年,抽空還曾在至正三十二年,在古北口擊敗來犯的蒙古,因而更以知兵聞名天下。
可是這麼牛的人,為什麼之前一直賦閒在家呢?
就是因為姚純臣臨走前的那句話,他是山西蒲州人。
這話要說回到至正三十五年了,因為淮中十場鬧事,最後徐鶴拿出“綱運法”,將晉商擠出了鹽業包銷市場。
當時作為山西官員在京中的代表,他不可能不給晉商說話,因為很多晉商,其實楊博及其姻親都是有股份的。
原本楊博就因丁憂在家,又為了此事上奏朝廷,請留晉商參綱。
這無疑影響了東南大族、徽商和皇帝自己的利益,最後大家就裝作世上沒這個人了,楊博丁憂三年,朝廷也沒有給他起復的機會。
甚至湖廣亂起,朝廷第一個想到的還是致仕在家的原南京兵部尚書盛正奇,而不是楊博。
徐鶴這才想起,楊博在另一個時空中的明朝也是個大人物,不過因為他沒有進過翰林院,所以最後是在吏部天官的位置上退休的。
這人能力極佳,且手腕很多,是明朝中期官場上一個非常難纏的人物。
不過這個人說到水平那是真的有,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了。
只是徐鶴沒想到,這個楊博,在這個時代,竟然有了入閣的資格。
不過楊博入閣,也給徐鶴敲響了警鐘,這是皇帝對徐嵩的警告,如果你不行,那他有的是接班的人選。
想到這,他對張鶚道:“轉頭,去花園衚衕。”
花園衚衕,徐鶴剛進衚衕口,就聽見前面嘈雜聲一片,是不是還伴隨著男人的喝罵聲和女眷的驚叫聲。
當他撩開窗簾,張鶚來到馬車旁小聲道:“駙馬,是錦衣衛和刑部查抄秦府,要不要掉頭從後面進徐閣老府上?”
徐鶴皺眉道:“不用!”
衚衕裡,此刻早已站滿了看熱鬧的人群,所有人都朝著秦府的方向指指點點。
當馬車來到秦府時,徐鶴恰好看見秦硯被刑部官員請了出來。
一陣子沒見,徐鶴再見秦硯,沒想到他竟然衰老至此,一頭亂髮蓬鬆,腰背佝僂,雖然沒有上枷,但幾個青袍小官亦步亦趨跟在他的身後,跟押送無異。
這時的秦硯還算體面,但秦家其他人就沒有這個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