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幾人商議後覺得一千人還是太過明顯,不易隱藏行蹤,於是便由李滿柱親自帶著五百個精挑細選的老兄弟,分批出發往南去了。
好在這些天天降大雪,路上行人稀少。
一行人避開城池、集鎮,專挑小路走。
下雪路滑,行走十分艱難。
但挑出來的這幫人,原本就是白山黑水間,見慣風雪的,雖然很難,但卻沒有一人抱怨,大家只管悶頭趕路。
等到達房山時,天色已經晚了。
此時整支隊伍都早已人困馬乏。
在房山北邊的磁家務,徐鶴一行終於趕到了興州中屯衛駐紮的寨子。
此時的寨子早已無人看守,整個寨子裡只有幾戶原本給衛所士卒縫補衣服的人家,因為沒個去處,所以還住在此處。
等徐鶴等人進寨後不一會兒,大傢伙就開始忙著燒水做飯了。
就在徐鶴烤火的時候,突然李滿柱道:“在寨子裡發現了一行扶靈回鄉的官宦人家,要不要把他們控制起來。”
徐鶴聞言很是詫異,沒想到在這裡竟然還這麼湊巧,遇到外人。
他起身對李滿柱道:“走,一起去看看!”
原來,徐鶴他們從寨子北邊進入寨子,而這些人則在寨子最南邊。
要不是怕晚上遇到危險,李滿柱派人按照條例佈置明暗哨,他們根本發現不了這大寨子最南邊的屋子裡有這麼大一夥人。
當徐鶴趕到寨子南邊時發現,果然,一群身著麻衣,頭戴孝帽,腰扎麻繩之人正簇擁在一起,緊張地看著龍驤衛計程車卒。
而這群人的身後則死死護著兩口棺材。
果然是扶靈回鄉。
徐鶴見狀,於是走了出來拱手道:“無意衝撞,實在抱歉,天寒地凍,一會兒我叫人送些柴火過來!”
說完,他便準備離開。
誰知就在這時,身後有人喊道:“請問是狀元公嗎?”
徐鶴聞言詫異轉身看向說話之人,只見一個有些眼熟的瘦弱男子正在人群中看向他。
“真是狀元公,真是狀元公吶!”那瘦弱男子激動地走出人群,當著徐鶴的面便深深拜倒在地。
徐鶴突然想起自己為什麼覺得對方眼熟了:“是濟元兄嗎?”
原來,此人正是跟徐鶴有過一面之緣的吳興邦之子吳汝梅。
在這荒僻的所在,竟然看到京中故人,徐鶴與吳汝梅都很激動。
“濟元世兄,這是……”徐鶴看向眾人身後護著的兩口棺材。
說到這,吳汝梅眼淚頓時便流了下來:“那是家父和師傅從龍先生。”
果然,兩口棺材裡裝的是吳興邦和張士雲。
徐鶴面色一肅,來到眾人面前。
吳、張兩家人見他看向棺材,知道他是要祭奠亡人,於是連忙分家跪在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