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識層不一樣,他是越老越值錢的,比如夫子,教的學生越多,教育學生的經驗就越豐富,在後世,大學講師可以升為教授,隨著年齡的增長,還可以成為終身教授,你教的課會很值錢。
再比如醫生,你年齡越大,遇到的病人越多,瞭解的病例就越多,這樣的醫生到了老年,他們醫治水平,自然比剛出道的草頭郎中看病要值錢。
但知識層有個痛點,就是從本質上來講,這個階層也是靠出賣勞動力和單位時間來換取報酬,其實,它只是效率更高的體力層而已。
因為,他們還是沒有資格去參與生產資料的分配。
所以,人這一輩子,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體力層和知識層這兩個階層奮鬥的。
很難從真正意義上去改變命運。
徐鶴為什麼會突然想到這些?
因為這段時間以來,剛剛踏足官場的他,已經隱隱感覺,他如今就站在一個分水嶺上。
謹言慎行、實心做事,可能他可以藉著徐嵩和狀元的名頭,完成階層的跨越。
但如果自己依然活在狀元的輝煌中,認不清楚階層的劃分,那他這一輩子都只能在知識層這個層面蹉跎了。
人生啊,最關鍵的機遇就是那麼幾年,錯過了,等到三十多、四十時回頭再看看,真的,一切都晚了。
這就是為什麼小學生在課堂上總說自己的夢想是造飛機大炮,做科學家。
而中年人從不奢談理想的原因。
一個人生剛剛開始,他們有無限的可能;另一個雖然正值壯年,但人生的高度在前些年已經被劃定,再蹦躂,也不過是在一個階層裡上躥下跳而已。
那麼,這時候就有人很好奇了,你只說了兩個階層,還有另外兩個呢?
第三個階級,資本層,所謂的資本層,他們做事業靠的是驅動資金和人才,直接從資本層作戰,他們不需要直接拼體力層、拼知識層,因為他們的父輩給他們留下的產業、資源、資金、人才等,完全能夠幫助他們做到這一切。
第四個階級,資源層。
所謂資源層,就是分配資源的人,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由這個階層的人來制定,是莊家,這些人掌握了,物質、錢、勞動力,掌握了輿L,甚至會掌握社會最稀缺的資訊和資源。
所以他們做事是最容易成功的。
徐鶴常常在思考,他到底應該是哪個階層的。
最後,他赫然發現,自己雖然以小博大,撬動了很多大事,但這些都是建立在徐嵩個人信任的基礎上的。
如果沒有徐嵩的支援,就算是狀元,或者狀元的平方,也沒有辦法做出之前那些事來。
所謂靠人人要走,靠山山要倒,說白了,這些東西都是別人的,而自己不過是站在知識層的普通人罷了。
就連從未見過的大哥徐鳳都是站在上面資本層。
而謝良才不用說,也是資本層的一員。
為什麼在這時候,徐鶴會突然想到這些?
因為無知者無畏,高鵬就是那個無知者,他若是跟同階層的高鵬爭吵,那就像兩隻螞蟻在打架。
這樣的戰爭,在人類看來,弱小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