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考終於結束了。
對於一名新科二甲進士而言,已經到了決定政治前途的時候。
相比于徐鶴早就確定的從六品職位,謝良才這個廷試名次跟他相差不多的二甲來說,這些天可就折騰完了。
朝考雖然考試成績也大體參照廷試。
不過上下浮動還是有的,誰不想踏入工作崗位之前的摸底考試中,給上級留下個好印象。
然而……
沒卵用。
謝良才最後還是以二甲十一名的成績進入了翰林院,成為一名光榮的庶吉士。
庶吉士這東西,有點像翰林院預備役的意思。
大體上可以解釋成翰林院的候補人員。
每三年,還有考試等著他們,考得好、有背景的人留館!餘者外委他官。
不過,不能留館的翰林也不是普通官員能比的!
“唉,慘咯,想當年,我第一次見到亮聲你的時候,我是秀才,你不過是個小小蒙童。”
“現在,我三年後還要館考,而你,已經是修撰,相當於在仕途上比我早行三年!”
“你說我不努力,這不被你笑話了去?”
德夫兄砸吧著嘴,揹著手,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
徐鶴笑道:“德夫兄,你呀,三年之後館考,能留在翰林院再說吧,一都未必能留館,談什麼三年?”
“說不定是六年、九年……”
“我小可愛小可愛小可愛……”
一通笑鬧之後,兩人結伴來到翰林院。
今天是新翰林報道的日子。
剛通報後,走進翰林院,就看見幾十個穿著簇新官服,笑眯眯四處找人說話的新官人。
見到徐鶴和謝良才過來,這些人紛紛見禮,態度禮敬有加。
徐鶴自不必說,他是徐嵩的侄子,又是新科狀元,這一屆裡,出盡了風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至於謝良才,大家來北京這麼久了,二甲那幾位家底都查得清清楚楚。
大理寺卿家的公子,還是根獨苗苗。
嗬,打好關係總沒錯。
就在這時,院中一陣嘈雜傳來。只見一幫翰林簇擁著一個老者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