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殷正茂坐下後,朱明的四位【閣臣】便聚齊了。
說是閣臣,其實這只是自己人對四人的尊稱而已。
對外因為籠絡人心、封官許願的需要,所以在徐階的建議下,在去年建國大明,皇帝是元末大名鼎鼎的吳王朱元璋第七世孫朱厚熜。
朱家在大魏建立之後一直隱匿不仕,數次秘密聚集人馬,想著推翻張家的大魏取而代之。
不過,歷代先祖大多處於生聚力量的階段。
經過這些年透過秘密結社、跟教門合作等很多手段,終於聚攏了一批人才和兵馬錢糧。
祖父朱見深在跟聞香教首任教主王森一起鼓動牛首山礦工造反時,卻被現在的內閣三輔,當年的湖廣按察副使徐嵩帶兵圍剿,祖父朱見深跌落懸崖屍骨無存。
好不容易經過這些年的積累,新的“朱太子”朱厚熜,朱見深四子朱佑杬的兒子成為眾人擁躉,再次舉起反旗。
相比在祖父在牛首山的那次,朱厚熜吸取教訓,聯絡一切可以聯絡的力量,四面開花,讓朝廷大軍疲於奔命。
如今,已經到了馬上就要起事的關鍵時候。
這些年的經營,湖廣北部大部分地方文官和衛所武官都或多或少跟朱明有了聯絡,從他們那裡,他們也得到了很多兵器以及方便。
眼看著從廣西調拔的最精銳俞大猷的選鋒已經從四川迴轉,發動就在眼前。
為了謹慎起見,朱厚熜接受手下四個心腹的建議,帶著全家轉移去了陝南的商洛山中,而眾人則留下準備起事一應事宜。
現在,四人中,徐階主緩,觀望形勢再做決定。
而性烈如火的高拱則想一鼓作氣,直接舉起反旗,第一次真正直面朝廷。
張居正因為年齡最小,資歷最淺,所以剛剛一直沒有說話。
說到張居正,這個人是湖廣地界有名的神童。
他的加入還有一段故事。
張居正出生於至正四年的荊州府江陵縣,家中是荊州衛軍籍,父親是個秀才,家中也算薄有資財。
在他出生時,張居正的曾祖做了個夢,夢見一輪圓月落在水中,照得周圍一片光明,然後一隻白龜從水中緩緩浮起。
張居正的曾祖認定這個白龜就是剛剛呱呱落地的張居正,於是給張居正起了個乳名……“白圭”。
張居正在少年時果然表現得跟別人不一樣,很小就是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十二歲就過了童試,荊州知府李士翱給他改名“居正”。
至正十九年考中鄉試成為一名舉人,當時的湖廣巡撫顧璘看到他的文章後擊節讚歎道:“此子將相才也!”
當時在鍾祥的朱厚熜聽說張居正此人後,專程去江陵見了他一面,心中為其談吐折服,於是就用言語隱晦暗示張居正跟著自己一起造反。
但張居正正是少年得意,科舉揚名,怎麼可能跟著反賊造反。
不過朱厚熜也有辦法,荊州衛的指揮使本來就跟他來往甚密。
朱厚熜使了點銀子,讓荊州衛先將張家的田沒收,又抓了張家幾個族人,說他們逃服軍役。
最後乾脆把張居正的父親抓了起來。
張家好端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