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侍x學士,那是從五品的官,侍讀和侍講則是正六品的官。
(翰林院可能也有很多人搞不清這裡面的彎彎繞,這裡順便說了。省得很多人以後理解不了!)
翰林院有掌院學士一人,正五品,侍讀、侍講學士各兩人,從五品。
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
《五經博士》九人,正八品,不過這是世襲的位置,曲阜孔家這類的聖人後代常年把持。
另外,翰林院還有史官序列,其中有史官修撰,就是徐鶴之前的位置,從六品。
史官編修,正七品,榜眼張文奎和探花高鵬則在這個區間。
史官檢討,從七品,庶吉士升上來就進入這個位置。
最末等自然是庶吉士了,沒有固定的額員,也不是官,理解成博士後最恰當!
翰林院掌院學士負責的東西很多,詔令、史冊、文章的事務按道理都歸他管轄,
不過到了本朝,翰林院學士的大部分職能都被講、讀、編、檢等小官分配了。
掌院學士也就管管翰林院的人事安排,具體事情撒手不問地。
所以這才有張瀾這個侍讀學士實際管理翰林院的一幕。
而且內閣別看現在很牛,但再牛那也是翰林院序列下的部門,故而掌院學士在集會時,內閣官員也要給老邱面子的,四品之後排座位,老邱也是當仁不讓第一名。
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和侍讀侍講又有什麼區別呢?
官位上的區別,其實管的事差不多,都是掌管講讀經史。
話題扯遠了,這麼一番解釋下來,徐鶴為什麼讓人嫉妒,原因就很明顯了。
跳級升官不是大家嫉妒的原因,你一駙馬再跳還能跳過超品去?
所以從從六品升級從五品,兩級而已,大家不覺得有什麼奇怪。
最讓大家羨慕的其實是侍講學士和司經局洗馬的職能。
一個是給皇帝講讀經史,一個是給太子修訂圖書。
問:怎麼樣升官最快?
答:跟現任領導處好關係,跟下任領導關係更鐵!
所以只要能在這兩個位置上佔個坑,那將來不出意外,徐鶴尾巴根就算插上大火箭了。
剛剛還暗戳戳嘲諷徐鶴的高鵬與江泝等人,現如今,嫉妒的眼睛都紅了。
當然,當眾質疑的啥事,這幫人是不會做的。
但人家嘴巴長在臉上,總要表達些什麼,這很合理。
江泝冷笑一聲,對同桌道:“這徐鶴倒是好命,仗著一張臉,博得公主垂青,現在人家算是一飛沖天咯!”
高鵬不屑地看著眼前紛紛恭喜徐鶴之人道:“於國家寸功未立,竟然得攀高位,實在讓我等心寒吶!咱們這些人,兢兢業業幾十年,也未必能走到徐侍講的位置喲!”
一旁的張文奎聞言皺了皺眉道:“汝南,此言差矣,亮聲是我們的同年,他走在我們前面,我們應該替他感到高興,同年之間,將來守望相助才是正理,這些話還是要少說!”
高鵬被張文奎【高風亮節】、【高屋建瓴】這麼一說,頓時有些下不來臺,等張文奎離桌向徐鶴賀喜之時,他摸了摸鼻子冷笑道:“他以為他是誰?不過是次輔的一條狗而已,還有臉在這訓斥我等!”
“就是!”
“呵呵,都有後臺了,汝南兄,你也抓緊吶!”
“我?我就憑我自己,倒要看看,沒個後臺,這官是不是便不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