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來,就只需要防止賊人西去重慶、成都了。
“趕緊讓各衛所戒備!”
徐嵩拱手道:“來之前,我已經命人八百里加急和飛鴿傳書雙管齊下,傳信給四川五個分守道,八個兵備道了。”
至正帝點了點頭,心中總算稍稍鬆快了一些:“你們先回去吧,有訊息我會招你們入宮的!”
看來至正帝已經接受了徐嵩鎮之以靜的法子。
秦硯等人只好暫且告退。
臨走前,幾人都看向徐鶴。
徐鶴剛準備也告辭去接上徽姮回去了。
誰知等幾個閣臣一走,至正帝便撫須道:“你猜得很準吶!”
徐鶴也不想在老丈人面前虛與委蛇,於是直接道:“都是謝鯤師伯教我的!”
誰知皇帝搖了搖頭:“謝鯤性憨,臨機決斷尚可,叫他料敵於先……”
話未說完,至正帝道:“罷了,徐鶴,既然你猜對了,那你說說,你大伯所言,鎮之以靜可行否?”
徐鶴自然不會拆徐嵩的臺,何況徐嵩說得還非常有道理。
但徐鶴還是開口道:“小臣的大伯說得沒錯,在事情沒搞清楚之前,一動不如一靜。但是小臣……”
至正帝見他猶豫,於是道:“說!”
徐鶴皺了皺眉:“陛下,小臣心裡有個猜測,不知當講不當講。”
至正帝看了看他道:“說吧!”
徐鶴這才道:“臣覺得,反賊中有高人,咱們現在不管怎麼做都是按照賊人的佈置在走。”
“你是說,鎮之以靜?”
徐鶴點了點頭。
至正帝皺眉道:“那剛剛為何你……”
徐鶴解釋道:“陛下,臣大伯所言,那是現在這時間最好的辦法。”
“等四川真的有事,到時大軍必然要入川。”
“有什麼不對嗎?”
徐鶴點了點頭:“賊人若是想攻重慶,為何要北上,再南下?他們完全可以從鎮遠府直接北上婺州,攻入重慶,打朝廷個措手不及。”
至正帝知道,徐鶴這裡所說的婺州不是浙江金華古稱,而是指貴州銅仁北部與重慶接壤的地方。
是啊,賊人為何捨近求遠。
徐鶴繼續道:“而且,從劍南司往西南的重慶去,一路上走大江或者三江溪、蘆溪,都是逆流而上,陸路更是天險!”
至正帝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賊人的目標壓根不是重慶。”
徐鶴有點無語:“也可能是重慶,不過,就算這夥人的目標是重慶也不怕,因為以小臣估計,這幫人也不過是疑兵罷了!”
“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