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件事的始作俑者秦硯,為什麼會在挽留徐嵩的奏本上簽名?
這裡有兩個原因。
一是雖然朝廷沒有相關的制度,但閣臣辭職,有人上本挽留,且請別的閣臣聯署,這時候,別的閣臣照例都會聯署,就算是你跟他平日裡鬥得七葷八素,但這時候,該拿出的格局是要拿出來的。
不然,風水輪流轉,下次人家找你茬,最後放眼四顧,連個挽留你的同僚都沒有,面上是不是特難看?
這就是心照不宣的規矩,成年人的世界,不要輕易破壞規矩,不然反噬很多。
其二,秦硯難道不知道會有人挽留徐嵩?
他當然早就猜到了。
所以,他不僅要籤,還要鼓動更多的人籤,聯署的人越多,這樣皇上才能看清楚徐閣老在朝臣中的威望嘛。
咱們這位陛下,他需要有威望的閣臣,這樣才能幫他彈壓各種不服,才能順利推動各項朝政。
但咱們這位陛下,他又不希望閣臣的威望太高,原因……,這個就不用過多解釋了。
……
一天之後,有二百一十九人聯署的,由翰林院發起的請徐嵩出府視事的奏本遞交通政司。
這些年來,次輔、三輔換個不停,挽留的奏本也很常見。
但這樣幾百人聯署的奏本屬實不多見。
通政司覺得事有蹊蹺,趕緊去內閣通報,請首輔和次輔大人拿個章程出來。
秦硯那邊自然又是一番冠冕堂皇,吳興邦也是樂見其成。
搞得通政司通政使一頭霧水地遞了本子,心中忐忑。
這一通鬧將下來,內閣辦事的全都知道了。
不明所以地還在感嘆:“徐閣老雖然入閣時間最短,沒想到威望竟如此之高!”
有心人聽聞此言,只是微微一笑,埋頭做事。
姚純臣在得到訊息後的第一時間便告了個假出了內閣來到徐嵩府上。
“邱學士這是被人利用了!”姚純臣直截了當評價道。
徐嵩捻鬚皺眉。
他本想以退為進,誰知對手更加狡猾,來了招順水推舟。
二百多名京官聯署,這什麼意思?
在邱騰這幫人眼中,自己做了件天大的好事,為國家留住了人才。
皇帝也會重視徐嵩,甚至召見徐嵩慰勉一番。
但換個視角看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