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不知風無端而起,原本輕輕搖晃的燭光劇烈地晃動起來。
殿中眾人袍角飄起,閉眼跟著陸西星後面一起唸誦《參同契》的至正帝眉宇動了動,但還是沒有張開眼睛。
突然,他的耳朵裡傳來沙沙的聲音。
他知道,陸西星已經開始在沙盤上寫字了。
旁邊王吉唸誦道:“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至正帝心中一動,眉角輕跳。
王吉繼續唸叨:“國無不安,名無不榮!國無不危,名無不辱!”
聽到這,至正帝的眉心微微皺起。
但扶乩還在繼續:“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
到這時,沙沙聲停下。
至正帝只聽“咕咚”一聲,等他睜開眼時,陸西星臉色蒼白摔倒在地,渾身瑟縮不已。
“快,扶起真人,叫人送些培元湯來!”至正帝嘴裡說著快,但語調似乎一點都不慌,周圍人也恐怕早就見慣了這場面,很快就有人端著一碗黑乎乎的湯汁進來給陸西星灌了下去。
果然,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湯藥的原因,陸西星喝下湯後,很快便睜開了眼睛。
至正帝感嘆道:“真人辛苦了。”
陸西星勉強笑道:“陛下這次一次三問,我只能勉力為之!”
王吉聞言,看了看至正帝,只見他微笑點頭,心中頓時大驚失色。
“這陸真人果然有點門道,他竟然知道陛下心中所想,不對不對,是仙人知道,仙人知道……”
至正帝努了努嘴,王吉連忙從抄錄生手中,將寫著乩詞的青藤紙遞給陸西星。
“真人,這三句作何解釋啊?”
陸西星看了看紙上的字,皺眉道:“陛下的第一問,我師父已經給了答案。”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妻子者,屬陰,應在陛下和臣僚之屬身上,臣下為陰,臣妾有愁,當思南邊戰事!”
至正帝點了點頭。
陸西星接著道:“此詩出自杜甫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不用讀詩,已然知道南邊戰事的結果,必然是官軍大勝!”
至正帝顯然已經猜到這個答案,只是微微一笑,便溫言道:“真人繼續說。”
“第二個問題,陛下心中有求賢之心,當應在此科殿試之上。”
“若黃冠記得不差,這句話應該出自《呂氏春秋·慎行論·求人》。”
“五曰:身定、國安、天下治,必賢人。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聖,觀於《春秋》,自魯隱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術一也:得賢人,國無不安,名無不榮;失賢人,國無不危,名無不辱。先王之索賢人,無不以也。極卑極賤,極遠極勞。
至正帝皺眉道:“國無不安,名無不榮!國無不危,名無不辱!”
“上仙單擇上下文中一段,此為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