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筆太監如今一共有三人,分別是何顯、王勉和尤孝。
何顯已經有陣子沒聽說了,宮裡傳出訊息,說這個人估計已經沒了。
具體原因,眾人諱莫如深。
王勉是目前在至正帝面前聽用的。
但熟悉內廷的都知道,這王勉跟掌印太監王吉並不是一路人,人也不機靈,所以並不受眾人重視,但他如今控制著內操軍,也算宮裡第一梯隊的人物。
第三個人尤孝。
這個就有點複雜了。
此人是王吉的乾兒子,但像王吉這樣的大太監,乾兒子幹孫子一大堆,尤孝能上位,其實就是個黑手套。
他幫著宮裡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比如上次私鹽之事。
皇帝販私鹽,說出去都是個笑話。
但這種錢,至正帝想賺,又不想髒了手,這時候,尤孝的作用就來了。
不過此人據說也不是什麼聰明的人,辦事還能,腦子不夠用。
除了司禮監的幾位大璫之外。
下面就要說一說這位姚笛了。
姚笛此人,也是王吉的乾兒子。
而且為人深沉,不喜多語,在江南織造的位置上已經幹了五年。
五年中,本職不用說,兢兢業業,宮裡對他很是滿意。
其次,他跟文官相處得也很和諧。
這種和諧不是聚在一起苟苟且且,而是經常會私人貼補一些貧民士子讀書。
在士林的口碑很不錯。
據說,王吉最中意的接班人,就是姚笛。
那麼,為什麼姚笛這個江寧織造局的提督太監,會來到浙江呢。
這話還要從三天前說起。
沈宏去府衙找唐順之,徐鶴便猜中了這次倭寇之事的七七八八。
徐鶴跟唐順之一商量,沈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引倭寇殺我百姓,這種事,豈能讓他們如願?
於是,唐順之便虛與逶迤,收下了沈宏遞來的禮單,然後直接寫信,並且附上禮單上的禮物,遞送京師,交給王吉,請他呈送至正帝。
唐順之當時想直接將摺子走正常流程。
但被徐鶴勸住了。
一是馬上沈家就有動作,時間上來不及。
若是禮物沒能在沈家邀請眾人之前,送到至正帝的案頭。
那將來事發,誰也說不清楚。
人家沈家反咬一口,說你唐順之投機,事情敗露這才把禮物上交,那唐順之百口莫辯。
其次是沈家勢大,若是走正常流程,不知道其中什麼環節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徐鶴想了個轍,摳出禮單裡的部分,送給王吉,然後請王吉轉交奏摺。
唐順之不是迂腐之人,最終從善如流。
果然,王吉此人收禮是辦事的,他果然將唐順之的摺子遞了上去。
沒多久,至正帝召他入殿,全程並沒有提及沈家的問題,反倒是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各人都有想法,沈師傅的想法太多,且不去管他,叫你乾兒子姚笛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