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一聽就笑了,剛剛開門進來時,他眼睛一掃,看到的寺中僧人就絕對不止八人,這老和尚是在睜著眼說瞎話。
可能是意識到這句話破綻太大,圓能有些侷促的補充一句道:“當然,還有不少掛單的僧眾!這些人都不是小寺剃度的!”
徐鶴從方丈室朝外張了張,正好能看見山門殿後的韋陀。
只見那韋陀像單手拄杵,杵著地式,這代表光孝寺為子孫叢林,可掛單三天,不能親近常住。
所謂的子孫叢林倒不是指這寺廟是哪家子孫相承的,而是區別於十方叢林而言,子孫叢林規模較小,財產屬一僧或一系僧人所有,住持系師徒相承。
十方叢林則不同,佛教中受過戒的出家人,持戒牒,即可到客堂掛單,天數從一天到三天不等,如要常住,可向寺院申請,待考察合格即可。
這光孝寺既然是子孫廟,那嚴格來說僧人僅可掛單三天就要離開。
但這麼多和尚一齊出現在寺中,顯然不是全是之前三天裡來掛單的。
也就是說,圓能這個出家人,剛剛連打兩次誑語,實在是……
不過徐鶴也不打算戳破他的謊言,自己來這本就是探探風聲,廟裡的情況倒還是其次,他主要是想查探一下,寺中有沒有什麼異常。
很顯然,除了說謊的大和尚,他至今為止,一無所得。
圓能當然也不想在這件事上跟徐鶴糾纏,轉而聊起了徐嵩,原來這位也知道徐鶴的來頭。
只見圓能笑道:“我與東山寺主持相善,當年徐家老太爺遷墳時,老衲也是幫著小石公跟東山寺商量了的。”
徐鶴一聽,頗為詫異。
圓能說的這件事發生在五年前,當時徐蕃已死多年,徐嵩找人相看風水,看中了東山寺後面的一塊寺產,後來廢了好大勁兒才從東山寺買下了那塊地,將徐蕃的墳遷到那裡。
沒想到這件事裡,這位圓能竟然也出力了。
有了這層關係,徐鶴知道這是圓能在暗示自己,大家都是熟人,你就別揪著寺廟裡僧眾說事兒了。
徐鶴本不為此而來,於是乾脆笑道:“大和尚誤會了,我剛剛就是隨口一問,寺中僧人幾何,跟我一個小小生員有甚關係?”
圓能見他不似作假,於是暗暗鬆了口氣道:“寺中規模雖不如前宋,但光是僧舍就有貳佰來間,僅靠八個僧眾,如何照顧的來?”
這就是變相承認自己這有違規的情況了。
徐鶴見狀,知道這個圓能法師雖然有些小狡猾,但也不是心思深重之輩,看來這僧眾裡暗藏著別有用心之輩的事情,估計他也不是很清楚。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見謝氏那邊已經拜完了佛,徐鶴知道留下來也探查不到什麼東西,於是便提出了告辭。
圓能要留飯,但徐鶴堅持要走,他便也不再堅持。
在將徐鶴等人送到門口時,圓能不放心,又將徐鶴拉到一邊解釋道:“徐公子,剛剛不是老衲誑你,實在是咱們光孝寺現在是律宗寺廟,寺中僧人大多來自各地,來我寺是為學習戒律,但因朝廷有令,故而……”
徐鶴恍然大悟,原來他之前就對光孝寺的性質有所耳聞,因為光孝寺為律宗山門,所以江南寺廟的主持在上任前都會來光孝寺“進修”一段時間,學習佛家戒律!
這有點像後世的佛學院,但這個規格更高,只有一寺候任的主持,在接任前,才有資格來此學習。
徐鶴拱了拱手笑道:“大和尚勿要擔心,徐鶴不是多嘴之人!”
圓能這才放心,看著徐鶴扶著兩頂轎子遠去,這才回了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