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能不能體悟徐鶴文章的精彩,但這並不妨礙揚州城的學子和百姓們都記住了今年府案首的名字……徐鶴。
徐鶴本以為念完文章後,人群會漸漸散去,沒想到大家反倒是循著剛剛儲淵的聲音都來看他。
之前那位舉人也找了過來。
只見他穿著一身圓領袍衫,見到徐鶴後非常客氣:“小友文章做得太好了,不知師從何人?”
小友是國朝士大夫稱呼童生的客氣說法,童生進了學,成了生員,那就可以稱之為老友;若是不進學,沒有秀才功名,就算八十歲,也還稱小友。
徐鶴客氣回禮:“後學自幼跟隨徐家村社學謝夫子讀書!”
對方一聽,徐鶴只是個社學學生,頓時失去了詢問謝夫子姓名的想法。
在他看來,一個社學的夫子能教出府試案首來,只能說明這徐鶴天資聰穎,跟夫子的學問無關。
人群越聚越多,徐鶴也懶得解釋,拱手就想告辭。
誰知對方笑道:“本人姓王,家住城外保障湖邊,小友若是有空,可以去那隨便找人問問就知道我家在哪,你若去了,我掃榻相迎,咱們也好在一起切磋學問,互相砥礪!”
周圍人聽到這句話頓時對徐鶴的認識加深了一層。
現場大多數人的學問,不足以支撐他們聽懂徐鶴文章的妙處。
但一個舉人老爺的【折節下交】足以說明了一切。
而且這位舉人老爺可是說了,雙方見面那是【切磋學問】、是【相互砥礪】。
這就不得了了。
一個舉人跟一個童生切磋學問,這隻能說徐鶴這個童生將來前途光明,最少在這王舉人心裡,是可以跟他一樣,學問上是有考中舉人能力的。
這時,圍觀之人中有海陵縣的學童,聽到舉人這番話後驕傲地大聲對周圍人道:“這徐鶴原本就是我們海陵縣的縣案首!”
眾人聞言頓時一陣譁然。
縣案首,今日又中了府案首。
這說明什麼,對方已經鎖定了六月份道試的一個生員名額。
按照規矩,縣試案首就有很大機率被大宗師取中,成為生員。
如今徐鶴又是府案首,那隻能說,徐鶴的生員名額已經板上釘釘了。
原本大宗師還可以駁一駁縣令的面子,但無論如何,一個堂堂知府的面子,對方是肯定要給了。
王舉人驚喜道:“原來小友是縣試、府試雙案首,真是失敬了!”
說完,他鄭重拱了拱手。
考中童生本來就已經很難了,甚至大魏朝有考童生比考進士還難的說法。
因為參考人數太多,裡面各種牛馬都有,想要擠入最終五十人的名單殊為不易,想要縣試與府試全都考第一名,那隻能代表這人是真的牛。
別說一個舉人,就算是一個進士,也不敢說自己重頭再考一次,能得縣試、府試雙案首。
“徐案首,你家人可給你找媳婦了?”看熱鬧的老百姓不懂那麼多,他們只知道徐鶴很厲害,既然這樣,那就來點實際的。
……
徐鶴心中殘念,這才哪到哪,剛成為童生,就有人榜下捉婿嗎?
剛剛那人一下子提醒了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