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他一副質壁分離的激動樣子,心中也是唏噓不已。
誰不想流芳千古。
有徐鶴這首詩足矣。
換作自己還不知道激動成啥樣呢!陸部堂已經算是有節操的了!
主座旁,就算是一向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徐嵩,竟然也朝陸雲投來羨慕嫉妒之色。
而此時,就算是一向自詡有詩才的徐岱,也不得不在心中暗歎此子雖然討嫌,但詩才確實勝自己不止一籌。
就在眾人感嘆之際,始作俑者的謝鯤朝徐鶴投來嘉許的目光。
有的人,就算給他機會,他也抓不住。
但無疑,徐鶴屬於那種一點就透,而且把事情做到圓圓滿滿十二分的那種人。
而這種人以後在官場上定是如魚得水。
在可以想見的未來,此子定然一飛沖天,鶴鳴九皋之上了。
時間像一頭野驢,熱熱鬧鬧的宴會很快就結束了。
陸雲留下徐鶴,與之聊了幾句,但因為東南倭亂,他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徐鶴臨走前,陸雲還邀請徐鶴有空去浙江做客。
到時候他還準備跟這個忘年交好好聊聊詩文。
能得陸部堂青眼,著實讓徐鶴招來了不少豔羨的眼神。
等他告辭後,陸雲將徐嵩和謝鯤留了下來。
想來應該是為此次東南之行,聽聽兩人的意見。
徐鶴這邊出來後,一眾致仕官員紛紛讓家中下人遞了自己的名帖給徐鶴。
其中一個如皋籍,特意趕路前來一睹部堂大人【風采】的致仕知府甚至還邀請徐鶴府試後去自己如皋家中做客!
這一幕讓站在門口喝了半宿西北風的徐鸞看得莫名其妙。
等到徐岱出來時,徐鸞攙著父親,在他耳邊道:“那徐鶴怎麼回事?怎麼那麼多人圍著他?”
徐岱這還未說話。
這時一個邊軍把總找到徐鶴,在眾目睽睽之下抱拳道:“徐公子,大帥著我問你在城中可有住處?”
此時海陵城門已關,回去是別想了,徐鶴想了想只能去惠賓樓客房對付一晚。
那把總聽說徐鶴在城中有去處,於是笑道:“標下奉大帥之令護送公子回去!”
還不知道席間情況的徐鸞聽到這話時,整個人當場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