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的切開術也晉升到了六級,他的信心比以前更足。
患者早就被送到了預麻間。
此刻手術間翻檯工作完成後,患者直接被推了進來。
說明一下,做這種大一點的手術,需要全身麻醉或者腰麻,都會提前由管床醫生把患者送到手術室預麻間。
以前,急診科的手術間條件簡陋,連萬級手術間都沒有。
所謂的預麻間,更是不存在。
通常與甦醒室一起混用。
而且以前的急診科,做三級手術做得很少。
本身只有許醫生有著做三級手術的能力。但是他屬於戴罪之身,再加上外科謝主任的打壓,還有就是其它科室也有意維護自己科室的利益。
同樣贊成謝主任對急診科的一些打壓行為。
於是,急診科一直卑微的生存著。
做的都是緊急手術中的一二級手術。遇到緊急大手術,最多就是初步處理,比如幫患者止血,或者心肺復甦、升壓等等,幫患者穩住生命體徵後,叫專科的醫生把患者撈走。
如今的急診科,在周燦這員超級干將的努力下,再加上全科室齊心協力,終於有了很大的起色。
有了屬於自己的百級手術間。
也有了專業的換床間、預麻室、甦醒室。
甦醒室除了用於患者的術後麻醉甦醒,也用於患者術後觀察。
另外再設一間術後室,想都不要想。
不過急診科手術室,能有現在的條件,周燦與許醫生等人都已經十分滿足。
喬雨與馬曉蘭,翻檯後早就鋪好的床巾。
合力把患者抬上手術檯。
就只等著麻醉醫生前來實施麻醉了。
患者的年齡是32歲,屬於較為年輕的女患者。
在預麻間已經做好了麻醉前的準備工作,所以,患者目前是處於不著片縷的狀態。
沒辦法,在手術間,醫生沒辦法照顧到患者太多的隱私感受。
醫生只能把絕大多數精力和心思,都用於治療患者的疾病。
有很多手術,患者是沒辦法穿著衣服進手術間的。
不過為了保護患者的隱私,特別是女患者,醫生會在患者身上體貼的蓋上一次性無菌床單之類。從這一點,也能看出預麻間的重要性。
手術室的配套設施越齊全,患者的手術感染風險就會越小。
很多手術必須在百級手術間完成,主要就是為了減小術中感染的機會。
“程女士,您現在感覺身體怎麼樣?”
“就是肛門那兒很痛,還有就是有點害怕!”
患者的臉上露出痛苦表情。
“沒事沒事,給您做手術的醫生是我們醫院外科水平極高的周醫生與許醫生。他們已經對您做過術前評估,只要不出意外,安全性非常高。而且我們做這類手術已經有過多次成功經驗,所以您完全不必緊張。”
馬曉蘭在安慰患者這方面,口才相當優秀。
她完成手術護士的各項工作,也是越來越得心應手,專業水平同樣提升了一大截。
其實,手術團隊每個人的成長都看得見。
“不好意思,來晚了一點!讓你們久等了!”
麻醉醫生珊珊來遲。
“沒事,我們也是剛把患者抬上手術檯。曲醫生是直接開始全麻,還是怎麼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