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個時間段裡,南有老馬,北有老賈,為一時瑜亮,名聲大顯。
可惜一個嘴巴大到出國,一個只有大嘴巴,逃出國。
羅陽沒混過這個圈子,所以記憶裡存有的內容不準,大多來自小道訊息和吃瓜群眾的喜聞樂見,拿來侃大山沒問題,但是要用於正兒八經的討論,就不行了。
“老賈這套行不行的通也是個問題。”
他只能從結果反推:“技術突破只是一個環節,並不是所有,老賈心太大,什麼都想插一腳.關鍵是他的核心產業沒有護城河不說,而且未來智慧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全面,不看好他的市場爭奪。”
何茂松往首都跑的次數比較多,所以接觸過那邊不少圈子,老賈當下還是備受推崇的人物,現在被羅陽這麼一點評,搞的他有點不知道怎麼接下去了。
“遠的就不說了,還是聊聊你那邊的改造專案吧。”
羅陽看出了何茂松的為難,笑著轉移了話題:“你們之前有過討論嗎,打算先從哪個景區下手?”
“南潯古鎮。”
“湖州的南潯?”
“嗯,湖州的南潯。”
何茂松點頭道:“其實南潯古鎮從歷史傳承以及文化層面來說,都比周莊以及同裡古鎮來的要出色,景區裡的古建築不管是儲存完整度還是特色,甚至比前兩者更好一點,但是在名氣上來講,就差了許多”
別說現在了,就是再過七八十幾年的,南潯古鎮也大力開發了,依舊欠缺一些名氣。
“拿南潯古鎮做第一個專案,風險有點高啊”
羅陽咂嘴道:“有沒有考慮過西塘古鎮?”
“嘉興那邊的西塘?”
蔡富軍挨著羅陽的另一邊,他聽的仔細,之前話題插不上嘴,聊到這些的時候,終於可以參與進來了。
“嗯,離著魔都這邊也不遠。”
“為什麼你會覺得首選西塘古鎮比選擇南潯古鎮要好呢?”
何茂松提出疑問。
“首先是感覺。”
羅陽想了想之後又道:“長三角地區三條邊,滬寧線始發於魔都,經過姑蘇、錫山、龍城,終點到金陵;滬杭甬始發點也是魔都,途徑姑蘇、嘉興、湖州、杭州,最終到達甬城;第三條邊就是寧杭線,兩端是金陵和杭城,中間經過的城市相對另外兩條線來說,經濟差了不少”
“你意思是在短途游上就天生欠缺?”
何茂松若有所思的道:“而且受到魔都的輻射比較遠”
“這幾個地方我都去過。”
剛回到羅陽身邊不久的顧嘉突然開口了:“青浦的朱家角,姑蘇的周莊、嘉興的西塘、湖州的南潯古鎮這幾個地方我都去過,感覺有點千篇一律,都是沿著水系邊上建立的古鎮,老建築加上一些商業,基本上去過一個地方就能想象到其他幾個地方的景色了,重複性比較大。”
“你倒是有點觀察力的。”
羅陽歪頭看向顧嘉:“記得你才大一下半學期吧,怎麼有這麼多時間遊玩周邊的?”
顧嘉大方的笑了笑,回覆道:“我家就在湖州啊。”
“原來是來自江南水鄉的美女。”
蔡富軍笑著問道:“那你覺得開發南潯古鎮好還是先改造西塘古鎮比較穩妥?”
“我覺得羅總能提到西塘古鎮,肯定不止地理位置這麼一個原因。”
顧嘉眨了眨眼睛:“我支援羅總的意見。”
“哈哈哈”
剛唱完一首歌迴轉的劉海山還摟著一個女孩,聽到這番見解之後哈哈大笑起來:“老何,人家湖州人都不支援家鄉的投資,看來南潯古鎮的方案是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