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玉君主導場面之後,聊的自然是家裡長短。
俗稱摸家底。
羅陽確信姜遠山早就打聽清楚了,或許就在他高中時代。
所以他沒有絲毫的隱瞞,從奶奶到羅建軍、羅建國、羅建民兄弟三個,再說到老媽古洪蘭這邊的古家一門子。
陽市不大,說不定就有一兩個熟人。
“小羅啊,我聽帆帆說起過,你大學期間就已經創業了?”
蕭玉君沒做什麼試探,很直接的問道:“都說男人以事業為重你畢業以後是怎麼考慮的?”
“阿姨,我知道您在擔心什麼。”
羅陽笑著回覆道:“一家預拌水泥砂漿廠,落在老家雙峰鎮,裡面股東不少,將來肯定是交給信得過的人去管理,一家光帆電子,執行總裁是姜帆,我在公司裡只佔了40%的股份。”
“不是說還有一家造無人機的企業嗎?”
蕭玉君緊追:“聽說總部在魔都?”
“研發放在了魔都,因為這類高新產業需要大量高階人才,陽市對這樣的人才沒有吸引力。”
羅陽不慌不忙的解釋道:“但是配套產業鏈和組裝生產中心已經準備放在陽市了。”
“媽媽,羅陽已經和市裡談的差不多了。”
姜帆在恰當的時候送上助攻:“年底就能談妥投資框架協議,市裡招商引資的力度很大,說是要給3000萬低息貸款的扶住基金呢。”
“開發區?”
姜遠山還不知道這件事:“你和誰談的?”
“開發區管委會的盧主任,還有招商辦的徐主任。”
羅陽側過身,正視姜遠山後回覆道:“他倆還提起過姜叔叔,我以為您知道這件事了呢。”
“盧振光和徐遠征?”
姜遠山點了點頭:“我和老盧是認識,他以前經貿局的,主管外貿這一塊。”
言下之意,只是認識,或許有交情,但絕對不深。
難怪他不知道,要是像唐海林這種關係,盧振光早就電話打過去了。
“怎麼想到把生產基地和組裝心中放到陽市來的?”
“促成這個念頭有兩個主要原因。”
羅陽笑著看向姜帆:“一個是因為當初答應過帆帆,畢業後要回老家發展,研發中心因為特殊原因沒辦法,所以就把生產基地放到陽市來。”
聽了這話,蕭玉君滿意的點了點頭。
“還有一個原因呢?”
男人最瞭解男人,姜遠山繼續追問。
“另一個原因和姜叔叔也有點關係。”
羅陽露出了八顆牙齒的標準笑容:“無人機的幾大系統裡,有一塊就是電池與能源模組,我想和姜叔叔談談合作的事,把這塊供應鏈交給遠帆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