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八年,西北軍大舉入侵東閔。
早年經歷過戰爭洗禮,丟失了數個郡的東閔,國土與最大諸侯國西楚相比,還不足一半。
東閔這個地方,雖說沒有與外敵接壤,沒有時長練兵的機會,但因邊境地區常年被海盜騷擾,所以在水戰上擁有極其豐富的經驗。
只是楚羽嘉會給他們打水戰的機會嗎?
正陽八年中春十分,楚羽嘉率領西北軍七萬餘眾趁東閔水軍尚未回援之際,輕裝簡行借路吳越繼續南行,浮水築壘再越過長江進入東閔夏郡境內。
當日便攻克夏郡春山城,兵圍郡城武安府。
正陽八年四月,東閔大將軍馮建元率領東閔軍三十萬分別駐守三城十三縣,築起北部防線抵禦西北軍進攻。
楚羽嘉當機立斷率軍進攻,一日內攻佔三城,五日內攻破東閔北部防線,迫使馮建元領軍南撤。
次月,西北軍再次領軍南下,東閔王庭再次增派五萬援軍進駐洛郡洞永府。
洞永府四面環水,守備軍超過十萬。
楚羽嘉再次命西北軍水面築壘,攻陷其城,全殲十萬敵軍,進駐洞永府。
此時,西北軍已經直逼東閔王都台州城,所過之處宛如秋風掃落葉,敵軍望風而降。
正陽八年五月,閔王董右再次增兵,堵上全部家底,駐守都城南部諸城以拒西北軍。
這一次,西北軍遇上了麻煩,本身他們攜帶的糧草輜重就不多,後路已經被東閔水軍封死,完全沒有在退回去的可能。
而且東閔方面也十分了解西北軍走到哪裡搶到那裡的作風,在西北軍進駐南方之前,就已經將百姓撤到更南的位置,當西北軍來到南方之後,搶無可搶退無可退,一時間進退兩難。
同一時間,東閔大將軍馮建元抓住時機進軍與西北軍正面相抗。
楚羽嘉當機立斷,率軍撤退三百里,退還佔領三城一郡地。
馮建元得理不饒人,再次領大軍前進三百里,並且在路途中就兵分兩路,看那架勢是要全殲來犯西北軍。
而楚羽嘉要的就是敵軍分兵,當馮建元領軍前來後,西北軍不退反進,西北軍六萬五千餘眾,全軍出動,正面擊破馮建元一部十五萬東閔大軍築起的防線。
隨後,六萬餘眾西北軍也不遲疑,全軍南下,兵圍台州城。
台州城外,楚羽嘉親自擂鼓,三軍將士無不搏命,當馮建元領軍回援之際,閔王董右業已被楚羽嘉生擒活捉。
正陽八年六月,隨著閔王被楚羽嘉活捉,王室被西北軍屠戮一空,東閔國宣佈破滅,只剩馮建元一部還在領軍頑抗。
而馮建元一部,對於西北軍來說,他們的頑抗是沒有意義的,人無頭不活,樹無皮不行,他們連主腦都已經沒有了,自然蹦躂不了多久了。
但這時,一個不利於鄴國的訊息也陡然出現。
後晉、魏,兩大諸侯國趁勢打著迎回天子的旗號對鄴國宣戰,並且聚集大軍五十萬進攻鄴國。
對此,天子震怒,怒斥兩國乃是宵小之輩。
鄴王趙寬更是震怒,也不猶豫,也對兩國宣戰。
五十萬大軍,陣容十分豪華,也是兩國能拿出來的最大限度的可戰之兵。
本來兩國自信滿滿,但卻一腦袋撞在了鐵皮上。
因為在西北軍離開後,鄴王趙寬便知道會有這一刻,早在抵達虎嶺關之際,鄴國上下共計五十萬軍兵都被調集到了東部,在東部設立了鐵皮防線。
並且更讓兩國難堪的事情是在其後,鄴王趙寬領軍親征,在銅靜關外大敗兩國聯軍,俘虜兩國俘虜共計五萬人。
對於這五萬人,趙寬大手一揮全部坑殺。
也直到這時,眾人才想起來,鄴王趙寬並不是一位文人君王,而是一位在戰場上可以與楚羽嘉旗鼓相當的戰爭鬼才。
這位君王曾幾何時可是和楚羽嘉的父親楚千文學習許多年,並且還親自領軍上過戰場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