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迴圈,天理昭彰,善惡有報……
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不論何門何派,都喜歡將這句話掛在嘴上。
他們說,行善積德,將來必得福保。
可善人真的能有善報?
善人救濟了乞丐,結果乞丐領著山賊將善人全家都滅了的事情,難道還少了?
而惡人就真的有惡報?
楚羽嘉自己都知道,自己不是好人……
自己雖然沒有親自動手,但卻也有百餘萬人因他而死。
可他現在不還活的好好的?
佛家的因果報應論在他看來,不過就是你的因,我的果,我的因,他的果罷了……
可在這亂世當中,這所謂理論又有什麼用呢?
楚羽嘉沒那個閒心思和這小和尚掰扯,也沒那個耐心和他講解一切。
在離開的村子之後,阿爾燦繼續帶著隊伍前行。
阿爾燦不是不知道村子裡面發生了什麼,但他很聰明,什麼都沒有多問。
畢竟也是走江湖的人,在路上什麼都見到過,這種殺人越貨,反而被殺的事情也屢見不鮮,他早就見怪不怪了。
甚至對於阿爾燦來說,這也是好事兒,畢竟在這裡沒有搭上多少金銀,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接下來的路上,那小和尚也跟丟了魂一樣,雖然沒有離開楚羽嘉,但卻也一句話不在多說了,也不把貧僧之類的佛語掛在嘴邊了。
顯然,他現在已經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一定的懷疑。
第二日,隊伍便抵達了一座相對來說要較為大一些的城鎮。
城鎮非常熱鬧,商旅、僧人不計其數。
不用打聽大家也能看出來,最近這裡是要發生大事兒。
楚羽嘉當然也沒那個閒工夫去搭理與自己目標沒關係的事情和人。
所以他沒有就此事多打聽什麼。
接下來,一行人到了一座驛站,準備在這裡歇息,等補充好了路上要用的水和糧食之後再出發。
驛站裡面魚龍混雜,一樓大堂坐滿了各色各樣的人。
這些人有的是來自姑墨,也有些來自明武帝國,也有些來自更遠的地方。
從字裡行間能聽出來,最近這裡有一場非常盛大的佛會,在佛會當天會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苦行僧到場與本地的一位大師辯法。
“聽說最近要來的這位大師可是在苦寒之地頓悟了的大師啊……”
“是啊,我還聽說,這大師在頓悟之前就非常出名了呢。”
“不止呢,聽過往的商旅傳言,這位大師不僅僅是在佛法上可以普度眾生,還有一身能降妖除魔的本領,聽說這次過來也不僅僅是要與廣利大師辯法,更要與廣利大師在武道上決勝負……”
在場的這些人,都在討論著這些事情。
畢竟這一次事關重大,兩個佛門大師之間的爭鬥辯法,一個弄不好,讓那外來的大師佔據上風,那本地的大師也就走到盡頭了。
但這在楚羽嘉的眼中,不過就是一群無聊的人,在做一些無聊的事兒罷了……
佛門,渡人渡己,一身佛性,天下佛陀千萬,天下寺廟萬千……
姑墨國有著無數佛門子弟,無數傳承寺廟,盡皆以一寺一人為首……
聽著在場眾人的你一言我一語,一名老者開口說道:“大家也沒必要那麼悲觀,咱們廣利大師也不見得就一定會輸,沒準他怎麼來的,就會怎麼灰溜溜的滾回去。”
他在本地也算是有些名氣的人物,可惜到了這般年紀,也依舊造詣平平,雖說名氣不小,但本事不大。
不過,他倒是對連廣利大師推崇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