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復甦。
沒有了戰爭的鄴國重新恢復了活力。
百姓也都紛紛開始一年的忙碌生活,商旅也都喂肥了馬匹準備前往諸侯列國採購一些鄴國沒有的東西。
天至三月末,春雨如約落下。
今日的鄴國王庭,氣氛有些不太對勁,原因無外乎是一位士大夫提出的‘無禮不邦,無仁不軍,無德不國’的理念。
“如今許多諸侯國都已經推行了這種制度和思想,如若我鄴國想要繁榮昌盛,便要以德和智行仁義之法,推崇禮樂制度,提倡教化和仁政,崇德尚賢,移風易俗,輔以刑罰,除暴安良,萬民慕之而歸,如此一來,我鄴國才可長治久安,才可昌盛。”
“夏大人,此話嚴重了吧……”
一旁的太傅李普義開口道:“禮、仁、德,這三樣可以是一個人的內在德行,但拿他當中治國之本,未免有些太……”
後面的話,他沒有說下去,但以鄴王趙巖的聰明,自然能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趙巖點了點頭道:“太傅說的沒錯,以這三個人的內在德性去治理一個國家,實在是太過兒戲了,況且遵從先輩留下來的禮樂制度,教化仁政,這些難道孤還沒有做到嗎?”
“大王,臣不是說大王沒有做到,只是認為,大王做的還不夠。”
“還不夠?”
鄴王趙巖皺了皺眉,略微不滿。
“臣以為,一個人特別是身處高位之人還須擁有仁愛憐憫之心,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安寧,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此言差矣。”
李普義笑了笑開口道:“一個人的品格固然重要,但要維繫社會安定,只有依靠法律,只有公平嚴謹的法律才是使社會安定的根本保證。”
“太傅大人說的沒錯。”
趙巖點了點頭附和道:“無規矩不方圓,人要是沒了約束,什麼事兒都能做得出來。”
“大王說的沒錯,法固然重要,但一個人德行更重要。”
那士大夫繼續說道:“曾經有位將軍,在這裡臣不說他的名字,只說他當時做的事情,當年那支軍隊在西方荒漠,屠戮蠻族如同屠雞屠狗,連老弱婦孺都不放過,許多部族的村寨皆化為廢墟,那如同地獄一般的景象,臣都不敢想象。”
“如果這種事情大王不明文規定的話,那麼以後,我鄴國人在他人眼中不就如同野獸一般野蠻了?”
一聽這話,許多人的臉色都變了,目光不由自主的轉向了武將人群當中的楚羽嘉。
他這話明顯是別有所指,前面說的東西幾乎都是放屁,只有最後這句話才是最關鍵的。
楚羽嘉依舊是那副吊兒郎當的模樣,似乎是沒聽見一樣。
鄴王趙巖將目光投向楚羽嘉,問道:“楚將軍,這件事,你怎麼看?”
“坐著看。”
楚羽嘉仰頭笑呵呵的說了一句。
“那你站起來,站著看會。”
楚羽嘉倒是聽話,直徑站了起來。
鄴王趙巖再次問道:“楚將軍,你覺得,夏大人說的可有理?”
“確定要我說?”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