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陵城,鄴國王庭。
楚羽嘉已經貴為鄴國中將軍,自然而然是要去鄴國的早朝。
清早起來天還未亮,楚羽嘉便換上了一襲嶄新的將甲,這是他第一次身披將甲去上早朝。
這對於楚羽嘉來說只是一個開始,日後只要在都城,便要將今天這樣上朝聽宣。
縱馬來到宮門前,將韁繩交給早就等在哪裡的御馬官。
楚羽嘉對著那御馬官笑了笑,說道:“我的戰馬似乎出了點問題,一會喂飼料的時候,請幫我看看,謝謝了。”
“楚將軍,這你就是折煞小人了,這都是應該做的。”
那御馬官看著楚羽嘉,眼睛裡都冒起了星星。
楚羽嘉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英雄,整個鄴國的英雄,要是沒有楚羽嘉,齊鄴的戰爭最後會變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
今天的朝堂當中,氣氛有些詭異,當楚羽嘉站在武將行列當中的時候,許多人都選擇了遠離他,只有幾個年輕的將領選擇和他站在一起。
看見這樣情景,楚羽嘉也不感覺意外,畢竟自己與大將軍吳當國的關係是怎樣的,無需過多訴說,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選擇疏遠楚羽嘉的人,要麼就是跟吳當國一個派系的人,要麼就是不想與吳當國作對的人。
而和楚羽嘉站在一起的,多半都是看不上吳當國,更看不上那些人的年輕新貴們。
例行早朝是每一個諸侯國,乃至每一個王朝的傳統,鄴國也不例外。
而在今天早上,鄴王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訊息,那便是齊國派來使者前來議和。
使者帶來了許多東西,包括齊王嚴開的親筆書信,點名邀請楚羽嘉到齊國的寧興城,當面商議雙方和談一事。
這就很有意思了,國與國之間的議和,本應該是讓鄴國挑選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去議和,但齊王卻偏偏點名挑選了楚羽嘉,從這便不難看出,齊國的重視點在哪裡。
鄴王將這些說出來之後,朝堂上立刻炸開了鍋。
實話來說,齊國這一次並沒有戰敗,只是撤軍而已,主動前來議和絕對不是一件好事,估計是居心不良,許多人都在勸阻鄴王無論如何都不要接受齊國的議和。
他們的勸阻倒也正和了鄴王趙巖的心意,他不是不想談和,而是覺得如今已經有了楚羽嘉這員虎將,並且士氣正盛,若不趁著這個機會出兵討伐齊國,在齊國身上討點好處的話那就太浪費了。
與鄴王趙巖共事多年,宮青當早就知道了這位君王的心性。
趙巖可不是文人君王,年輕時候他可是親自征討過後晉的,雖說如今年紀大了,但心底裡那股好戰的熱血肯定還在。
“孤也是這個意思。”
果然,趙巖這時候開口說道:“孤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讓齊國知道我們鄴國的厲害,以後再也不敢前來進犯。”
大將軍吳當國也站了出來,說道:“臣覺得大王說得有理,況且臣覺得,齊國這次想要議和肯定沒安好心。”
聽聞吳當國的這番話,李普義看了看宮青當,宮青當看了看李普義。
最後還是宮青當站了出來,拱手道:“大王,臣建議,還是要與齊國議和,這樣我鄴國百姓才可以休養生息,若是一直與齊國交惡下去,戰火不斷,最後遭殃的還是普通百姓。”
“因為這兩年的征戰,鄴國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一旦再次與齊國開戰,必將損耗鄴國國本,若是真的把齊國給逼急了,齊國再次集結大軍與我國傾力一戰,那勢必會成為曠日持久的戰爭,那樣的話,對我鄴國絕無好處。”
“怕什麼?”
吳當國昂了昂首說道:“我鄴國建國兩百年,最不怕的就是戰爭,他們要是敢打,我們大可以打回去。”
“對。”
這話才是鄴王趙巖最愛聽的話,他低頭看向了楚羽嘉,問道:“楚將軍怎麼看?”
一直沒有開口的楚羽嘉出列插手對著趙巖畢恭畢敬的施了一禮,而後笑著說道:“大王要是不問臣,臣當然要謹聽大王調遣,可既然大王問了臣,那臣就不得不說了。”
“如今臣覺得,大王真的不應該在將重心放在對外征戰上,畢竟齊國那麼大,就算我國傾全國之力與之一戰,還能將齊國徹底吞併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