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子,把腿再抬高點,這放不進去。”
“這高度行不?這姿勢挺累啊。”
“行了,行了,對上了。”
“你快點,這放了淌汗了。”
噗呲,呲……焊接聲傳來,
李良摘掉護目鏡,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水,扭腿終於接正了。
兩人面前這輛車的配件已經拆乾淨了,只剩一副車殼,在A柱上方和下門檻處有明顯的焊接痕跡。
原車是左側事故,左邊梁、左扭腿、左A柱損毀嚴重,已經無法整形,所以只能用拼接的方式修復。
這方法說來簡單,就是把原車損壞的承載部位切割下來,然後把另一塊完好的部件焊接上。
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困難重重……
切割的部位尺寸是不是一樣?
焊接時會不會變形?
接好後整體對不對稱?
哪怕看上去損壞部位全部弄好了,開始裝配件的時候卻發現……
這個螺絲孔位置對不上?
這翼子板梁怎麼有點翹?
這扭腿殼是不是斜了?
機艙蓋都蓋不住了……
當然,以上這些並沒有發生,只是老扈給他講的一些過往。
這半個月以來,李良深深的體會到了修復的“樂趣”,也對各配件的安裝和拆卸有了更明確的認知。
老扈負責微操,李良負責力氣活,什麼絞盤拉拽,大鐵錘矯正之類都有過,
好在今天終於完結……
一大半了,
剩下的就是細緻活了,打磨接縫,調底漆,縫隙打膠等。
李良不禁感慨,不怨人家賣事故車賺咱得錢,這親自見證了一輛車的修復,才發現什麼錢都賺的不容易啊。
又是幾天過去,
這輛車從滿身的“接縫”到毫無痕跡,李良全部看在眼中,老扈更是特意的指出某些部位事故後該如何修復,讓李良的知識儲備極速提高。
“行啦,差不多搞定了,”老扈笑著對李良說道:“今晚吃驢又去,慶祝下!”
李良也滿臉笑意,對老扈來說是這是工作完結,對自己來說是培訓畢業了。
“不醉不歸!”李良哈哈大笑。
“整!”
……
一年後,
李良坐在沙發上填著合同,車主在他對面坐著,正樂呵呵的數錢。
“這樣就可以,合同咱們一人一份,車子雖然還沒過戶,但是您放心就好了。”
李良帶著微笑把買賣合同遞給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