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兩方就對峙了起來,大遼這邊不慌不忙,金國那邊也索性安營紮寨了起來。
每日金國人都能看到對面三里之外的遼軍大營裡雞飛狗跳、熱鬧非凡,做飯的香味也能隱約的飄蕩過來,還有那連綿不絕的爆炸聲以及遠處山崩地裂的樣子。
金國根據常規的觀察,大概推算了遼國大概能有個三十萬人上下,算它虛晃一些,但總歸不會少於二十萬人。
二十萬遼軍配上那古怪的炸彈,這也足以讓二十五萬金軍掂量掂量了。
“耗!朕就跟他們耗!幾時候他們扛不住。”
金國皇帝被遼軍的行為氣得肝都疼,但衝動歸衝動卻也不敢真的去衝擊這樣固若金湯的陣仗。
那就耗著吧,遼國如今正雙線開戰,他們能耗到幾時候?等到冬日一來,就等他不攻自破好了。
打定了這個主意,兩方就真的開始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等到九月初的時候,遼軍大營基本穩定了下來,每日巡邏的陣仗看起來倒也是聲勢駭人,還養了許多狗……
這些狗讓金國那些去摸哨的探子都被釘死在了小道上,一般都是有去無回。
之後金遼兩國在對峙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些小衝突,但雙方都比較剋制,一般都止於鬥毆。不過罵陣卻是每日必備的活動,經常可以見到雙方陣前有個三五千人在那叫罵,誰罵的髒誰就贏,丘八們都以這個行為來消遣對峙時無趣的時間。
而就在他們對峙的時候,草原已經正式和宋遼聯軍在陰山側打了起來。
宋遼聯軍的戰術還是之前確定好的戰術,又宋國軍隊打主攻,以陣地戰和科技碾壓來牽制和消耗草原的騎兵,而遼國的數萬騎兵則一路北上,在躲避草原主力的同時以游擊戰的牧師滋擾散佈在草原上的中小型部族,主要以掠劫糧食等資源為主,所到之處人沒殺幾個,糧食卻是能搶的搶,帶不走的全部燒掉。
金帳汗國在此刻已經有些吃不住了,他們疲於應付兩面開花的局面,已經幾次修書告知金國他們如果再不發兵這邊就頂不住了。
但金國的回信卻讓他們絕望,信上說他們兩國的意圖已經被遼國發現,遼國如今陳兵三十萬在金遼國境上,所以金國希望金帳汗國能夠再頂一陣子,起碼要熬到冬天。
一句話倒是輕飄飄,但對於金帳汗國卻已經快到極限了,他們打過宋國的城池也打過遼國的騎兵。
但從來沒有想過同時面對宋國的堅壁和遼國的掠劫,這一仗打得草原可以說是極端難受。往前打,宋國的陣地戰快讓草原的牙都啃崩了,往後撤卻始終被遼國的騎兵牽著鼻子走,補給線還整日受騷擾。
這以往都是他們的戰術,現在卻被別人用在了自己身上……委屈、難受,而且他們還發現遼國騎兵的目標居然是孛兒只斤部。
這一下金帳大汗的腦子都炸開了,如果真的打到了孛兒只斤部,那整個金帳汗國不管這一戰是輸是贏,都有很大的可能分崩離析。
因為不論如何,孛兒只斤部可都是憋著勁兒想要辦掉他這個大汗。
而現在似乎宋遼聯軍他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直接就奔著金帳汗國的軟肋去了。
現在戰局,金國那頭不知道什麼情況,草原這邊想要扭頭去追遼國騎兵,但轉眼就會被宋的隊伍追在屁股後頭打,打到頭昏腦漲,一不留神屁股就會被咬下一塊肉。
這轉眼已經快到秋天了,可照這樣下去,先扛不住的是草原諸部啊!
就在草原大汗焦頭爛額的時候,外頭的探子匆匆前來彙報,說東部大同關外又出現了近十萬遼軍正以圍剿之勢向金帳本部急行而去。
他略微分析了一番之後,一拍大腿……終於反應了過來,金國怕是被騙了。
遼國不可能在出動近二十萬騎兵的情況下還有三十萬人與金國對峙,那麼現在金國邊境的最多隻是十萬邊軍罷了。
十萬邊軍遏制二十多萬金軍……
大汗急忙召集信使要將這個資訊傳遞過去,可就在這時,金國的信卻已經到了。
“什麼!?”
看到信上的內容之後,大汗幾乎要昏厥過去,因為在復州、寧州一帶突有五萬宋軍從海州乘船突襲登陸,正直逼遼陽。
“這是什麼鬼戰法!宋國到底有什麼人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