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父母屋前,種著顆櫻桃樹,樹後圈了個雞圈,圍著幾隻雞,每到晚上的時候,我母親就會把雞從雞圈裡放出來,把些穀子糠,灑在院子裡,讓雞啄著吃。那些個雞,也不全圍著糠吃,有些個,還沿著院子邊,往路邊走,去啄路邊草裡的蟲吃,有些飛得高的,還能飛到櫻桃樹杈上,要我母親拿著把用‘鐵掃帚’紮成的掃帚,才能把那雞給從樹上趕下來。
在屋後面的山上,還長著些野生的果樹果藤,每年都會結些果實,有紅的有青的,有酸的也有澀的,每年要是去摘得晚些,便會被鳥給啄食來吃了……”
老和尚說著,撐著樹枝走著,語氣平靜著,
“……48年夏天的時候,我到屋後面,山的另一面摘野果時,看到一個男人,躺在山腳下,已經沒了動靜,像是暈了過去。我跑下山,將他叫醒了過來,他睜開眼睛同我說,想喝水,我就攙扶著他,從那條唯一能進村子的路,進了村子,到了我家,給了他水喝。”
“他喝了水,又休息了陣,就離開了村子。”
說著話,老和尚頓了頓,
“……等貧僧再見到他時,他騎著高頭大馬,帶著持著刀,拿著槍的強人,在驅趕著村子裡的村裡人,貧僧父母,和貧僧。
他是另一邊不遠山上的土匪,知道這兒有個村子,便帶著人,從那條路,闖進了村子,劫去了村子裡的米糧家禽,殺了貧僧父母,唯獨留下貧僧。”
“……幾月後,貧僧師父苦行途徑村子山外,遇到了貧僧,帶著貧僧,回了廟裡。”
“廟不大,在一處山林中,山頂之上,貧僧師父便是廟裡的主持,在往下,只有位大貧僧三十多歲的師兄。
在那,貧僧受了戒,剃了度,出了家,修了佛法。”
“師父給了我本《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讓我勤修佛法。”
“……在那過後,貧僧也下山過幾次,拜訪了不少名山古剎,讀了些佛經,見了些高僧大德,也看到那土匪得了惡果。”
“四十歲那年,貧僧自廟出,為證佛法,一路徒步苦行,花費三年時間,所見所聞感觸頗深,以為有所得,便回了廟。”
“那之後,貧僧以為心中困惑已盡消,沒再離過廟,只是在廟中坐禪,參悟無邊佛法。”
說著話,老和尚重新沉默下來,只是撐著那樹枝,踩著黏腳的溼泥,往前走著,
廉歌看了眼老和尚,轉回了視線,繼續挪動著步子,
“皆空禪師,抬頭看看,看到了什麼?”
望著遠處,廉歌語氣平靜地說道。
聞聲,老和尚抬起了頭,沿著溼潤著的村道,往前望去,
“……貧僧看到,一位施主正翻身騎上一輛摩托車,一位小施主正在他旁邊,張著手,不願意他離開,一位女施主正在一旁哄著小施主,同那位施主說話,似乎是在讓他路上小心些……
貧僧看到,一位老施主正在院子裡解著纏在一起的漁網,一位小施主正在一旁,圍繞著他,跑來跑去,笑得很開心……
貧僧還看到,一位施主正端著早飯,在院子邊吃著,一位施主穿著筒靴,提著水桶從路邊過,貧僧……”
老和尚的話語聲混雜在不時拂來的海風中,與身側一戶戶人家院子裡傳出的話語聲,交織在一起,
“……孩子他爹,路上小心著點啊,東西買到了就早點回來,最近這天氣不好,路又不好走……”
“好,我知道……”
“爸爸,我也要去,我也想去……”
“乖,等爸爸回來,給你買個西瓜回來吃。”
……
“老陳,吃著呢?”
“飯剛煮好,剛吃上,要不一起吃點?”
“不了不了,我這還得去鎮上一趟。這不昨晚上帶回來條魚說留著給我媽吃,結果我媽她捨不得吃,非得讓我拿去賣了,給小婷多打點生活費過去……”
“那成,那你慢去……”
一戶戶人家院子裡的話語聲隨著陣陣海風,在耳邊響著,老和尚的話語聲漸漸平息,重新沉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