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頌緣這邊看完偵查報告,那邊便讓小護士幫忙打電話,手機都開著擴音,加上無面助理,一人撥打一個。
很快,一通電話安排完畢,梅根與唐頌緣相擁。親吻臉頰後便小跑的離開,去準備相應的事務了。
另一邊,美貴子守在空軍基地目送一個“快速反應戰術群”出發。她們的任務是空投、偵查、警戒與傳答訊息。
不過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唐頌緣也明白,此前空軍的偵查不過只是把這幾股遷徙群落當成是一般的南遷。
只有當對方表露出“威脅”的時候才會如此緊急的,讓唐頌緣關注。誰讓一般的族群遷徙,只要不涉及到“利益威脅”的情況,那就輪不到唐頌緣操心呢!
眼下環節還不是因為“商隊”即“利益”麼?!
…
話分兩頭說。
當唐頌緣被吵醒並開始看偵查報告的時候…
衛櫞商隊有404人正在西蓋馬縣城四門擺攤交易呢!
用忙的不亦樂乎來形容也不為過!
衛櫞算術學得不錯,他留下46人看守板房和貨存;然後以101人為一個“百人隊”,四個隊分別在四門外,各自擺20個攤位,用以接納“吃白食”的難民。
每個攤位休息輪換的人,則負責應對“大宗交易”…比如買一包白糖的、買一盒士力架、一包火腿腸、一袋麵粉什麼的。
剩下還有空閒的人,則替補、幫忙衝白糖水、開餅乾包裝、以及警戒。實在太累了,抽根低價煙、用保溫壺喝咖啡也可以。
抽菸喝水的同時,還得抽空宣講一下“天主仁慈”;有必要的話,還得對著“幫忙維持秩序的”喊兩嗓子:“吃懶飯的!把腰都挺起來…行伍若慌亂了!爾等今日無泡麵!”
…
其實呢~
真的沒人教給他們應該如何操作。
他們只是出於本能應激行為。
在這種他們既能滿足心理需求、又能滿足生理需求的環境下…
他們也就是衛櫞統領的商隊、隊員們便成了無形的宣傳站、傳教士、福音送遞者!更是臨時的上位者!
由於他們總是說“我們來自天主之境、天主之境如何、我們原本是遼東邊軍”之類的話,結果對應的總是有難民會問:
“天主之境所在何處?”
“你們原來是哪個鄉的?
你們認識誰誰誰麼?
你們是怎麼學會仙法的?
天主之境不冷麼?
是傳說中的昇仙麼…”
一來二去久而久之,有些無形的概念便早已深入人心。
衛櫞等450人完美的收穫了自尊心和自滿意識;而被他們救助的難民、西蓋馬原住民、周邊“有身份”的人…等等,也收穫了一種類似宗教般的希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