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路崢裝作什麼都沒發生,但是為了以防記者偷拍,平靜的帶著顧銘去到了距離城區三十公里之外的學校——松木中學,路上得行駛四十多分鐘。
當然,蒂娜和渣渣輝也去了。
“蒂娜,你先給顧小姐介紹一下這邊學校大概情況。”路崢在去的路上吩咐道。
參觀當地的學校之前,讓她先對這邊的教學環境什麼的有個大概的瞭解。
“Yes,sir!”蒂娜嬉笑著回答道,同時眼中還流露一種路崢不太確定的資訊,似笑非笑?
“我們今天要去看的這所學校,創立時間有40年曆史了,它因校園裡種植了大約1000株花旗衫而得名。”蒂娜職業化的笑容出現在她臉上,同時講解速度也比平時工作中略顯緩慢。
“聽說你們很多學校都是男生和女生分開的?”顧銘看似隨意的問道,眼神還趁某人不注意,瞟了他一眼。
路崢都沒想到,顧銘的第一個問題居然是它。
“男女分校教學是私人學校及教會學校的傳統,特別是在中等教育階段。創設的單一環境,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們,情竇初開,在校園中受不到來自異性的吸引,那樣更利於學生們專注學習,專注自身學智的發展。
通常情況下,這種分校制度的學校規模都比較小,但是師生比例低,老師可以有更多精力來開展一些獨特的課外活動,可以對每一個孩子進行針對性教學,比如數學、自然科學和閱讀能力等方面。”
“你曾經是上的分校還是合校?”顧銘忍不住對蒂娜八卦一下。
“我上的社群的教會學校,當然是分校了。”可以看出,蒂娜對分校制度還是感覺到很驕傲的。
“那你們的教材編制也是統一的嗎?”顧銘問出了她感興趣的第一個問題。
“不,不同的學校會針對自身的情況,由學校和任課教師自行選定教材!教材內容很豐富的,但是會很厚,同樣價格也很昂貴!”
“哦,原來如此!那你們這邊的中學,學生們住校嗎?”
“因學校而已,學生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決定的。但是住宿費也不低哦!比如今天我們要去這個學校,學生們即可以選擇住校,也可以選擇放學後回家去住。
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家中們一般沒多少時間照顧孩子們,所以從小會將他們送到學校寄宿,如果家庭條件不怎麼樣的,會因為經濟條件限制,不會選擇住校!”
顧銘一邊聽著,一邊將視線轉到車窗外,看著秀美的風景,突然感嘆道:“要是有個相機就好了!”
渣渣輝像變魔術一樣的遞給了他一個相機,這是路崢讓渣渣輝臨時去買的,日耳曼民族的性格賦予它嚴謹的風格——萊茨公司的相機國王中的平民膠片機M6。
路崢用過一次,就扔那了。
取景器會在側逆光時出現黃斑眩光,雖然不影響使用,但是心中還是不太舒服,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電鍍技術的問題,表層面漆會出現漆面氣泡,當人用起來手感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