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爾夫依法炮製,最終在星月公司、香芬公司等全歐洲二十多家日化企業,才採購滿一年的量。
路錚交代過,華夏輕工企業多如牛毛,而且不像日化用品,汙染那麼重,可以將輕工產品放到這邊,伍爾夫執行了。
西元1991年,華夏紡織協會,陸續接到來自米國的各種生活必須品訂單,其中各式毛巾八百萬張,定製各式男女老少服裝一千萬套,床上用品(三/四件套,含枕巾)六百萬套,禦寒翻毛皮鞋八十萬雙,禦寒帽子十萬頂。
另外還有五千套男女絲綢睡衣和被套床單等,這是伍爾夫特意加上去的,他準備用來送給重要的人。
紡織協會不僅收到了訂單,還預先收到了30%的貨款,另外的70%為匯款也在華夏銀行賬戶中,只是對他們暫時是採用的承兌匯票方式。
什麼時候兌現呢?完成交貨後,各企業拿到交貨單即可兌現,當然兌現的是軟妹子。
華夏各大媒體紛紛報道此事,特別是《輕工日報》這個輕工行業內部的報刊,更是大大的提升了自己在國內的影響力。
他們的報道是這樣寫的,本報訊:赤道貿易在華夏與紡織協會簽訂了一份框架協議,投資額度超過*萬軟妹子,這是協會成立以來一次性收到的第一筆大單。
同時,協會希望所有的紡織企業行動起來,讓我們共同完成這次任務。
這可將紡織協會忙壞了,他們最後只能將任務分給各省輕工協會,最後由各省協會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逐一分配任務。
從棉紡、織布到成衣這條產業鏈每天恨不能一天用出48小時來。
紡織協會最後還承諾,將成品運至伍爾夫指定的港口,遠東地區的深水港最合適不過。
這不,伍爾夫在紅樓簽約租賃合同後,繼續向華夏追加白酒訂單,這次下了一百五十萬噸的大單,而且只要六十五度以上的白酒,明確要求簡單包裝,品牌不限。
也就是說,只要你有六十五度的白酒,這邊就找單全收。
伍爾夫也說了,只要是那個度數的酒都可以,大廠小廠不重要。
這可讓白酒協會的人高興壞了,但是為了保證質量,他們還是非常注重品質和信譽,堅持出廠統一檢測,安全第一。
飛泉酒廠是一家只有五個人的家庭作坊,它位於半山腰上,屬於前廠後庫的佈局,佔地面積可就大了,建築物得有200300平。
發酵間、晾曬間、原料間、加工間一應俱全。
釀酒使用的水源是山間的天然泉水,屋後還有一個巨大的溶洞。
溶洞內面積約150平,常年溫度在1016度之間變化,他家祖輩就是看中這個溶洞才搬來這裡居住。
這個溶洞是他家酒廠的天然倉庫,洞內除了過道,密密麻麻擺放著陶土缸,這些陶罐是用來裝成品酒的。
他們每釀好一批,都要先到這裡放上三至六個月,然後再通知人來拉去鎮上販賣。
洞前是一排磚瓦平房,除必要的走道外,也是擺放了同樣規格的大陶缸,這裡也是經過專門的修建,常年氣溫在2025度左右。